今天7月1日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日,也是香港回归祖国11周年纪念日。香港邮票历史也就是从11年前的今天开始,结束了英属殖民地时期,进入了中国香港的新时期。内地玩香港邮票者,专注于前一时期不多,主要还是收集1997年7月1日后的中国香港邮票。
这11年来的香港邮票不但题材更加突出港味,以及与内地之间的关系,而且在设计、印制上也不乏亮点,这也从一个角度体现了香港在平面设计、工业设计领域的高水平。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例。
这是香港2002年发行的圣诞邮票。
香港不但连续发行属于我们民族文化范畴的生肖邮票,也考虑到港人的传统西方习俗,在回归后一直延续着此前的圣诞系列邮票发行,但是在设计上一改过去殖民地时期的英伦风格,更多地融入了节日氛围和趣味性。
上图这套的全张有两种版式,其一是通常的邮局全张,其二则含有4套16枚邮票,因此可以分撕出这样的全套四方连。票图分别是1.40港元的“圣诞树”、2.40港元的“圣诞饰品”、3港元的“雪人”和5港元的“圣诞铃铛”。
这套香邮票的看点有两处:其一是主图线条采用凿孔工艺加工而成,再配上恰到好处的虚化背景色彩与图案,简洁明了地表达出了内容,只是2.40港元的饰品并不直观,很难让人理解其具象所指;其二是主图线条之外的局部“构件”,采用了全息影像技术印制,肉眼观察邮票实物时,它们呈银色,但在扫描时可以观察到它们呈五颜六色地组成相应画面。
凿孔工艺和全息技术在邮票生产中的应用已普遍,而两者相结合起来使用,并互动地来表达邮票所要表现的内容却不多,从自己的收集而言,似乎香港这套邮票还是唯一的,也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一个例子。
链接:香港儿童邮票之别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