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载于2008年3月下旬出版的第六期《钱币》报上,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www.jibi.net),谢谢!
[快车下载]20044418484976.jpg:
一说起西藏,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被誉为“西藏真正的宝库”的布达拉宫。作为自治区系列流通币的首枚,“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纪念币用一种恢弘庞大的气势向我们揭开了布达拉宫神秘的面纱。
从立意上,这枚币的主题定位是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西藏自治区是民族自治区,在中国的西南部,简称“藏”,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由于自然条件比较严酷,特别是由于农奴制的长期统治,西藏的各项事业一直远远落后于中国其它省区。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50年代修筑了川藏、青藏、新藏三大公路干线,后来又修筑了滇藏、川藏南线等公路,基本建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自治区成立以来的20年中,西藏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西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要表现西藏自治区成立20年来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宏扬民族大团结,特别是体现西藏当地浓厚的民族风情,所以把布达拉宫作为表现主体是非常切题的。
“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纪念币于1985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币正面依循国家法定货币的设计惯例,采用了国徽正面像,背面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雄伟壮观、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外景。
有必要解释布达拉宫吗?这座犹如万道光华,照亮了古城拉萨的伟大建筑,被世人视作西藏的象征。它矗立在拉萨这片河谷中心的玛波日山上,在每一个观者的眼中,都具有令人震撼的魅力。据记载,布达拉宫收藏的经书和历史文献多达成千上万卷,许多都是用金粉、银粉、绿松石粉和珊瑚粉撰写的;还有不少存放贵重物品的库房,精心保存着西藏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品、绘画、挂毯、塑像以及古代的盔甲等文物,无一不是无价之宝。
“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纪念币的设计,首先涉及的就是构图问题,在直径仅30毫米的圆面上把这么一篇鸿篇巨制容纳进来,谈何容易,在充分考虑到浮雕缩小后的视觉效果和圆形构图特征,宫殿之间距离相对紧凑,布达拉宫形象在圆形构图中虽然比例缩小,但是从视觉效果上来看,显得更加宏伟壮观,包括山体、树木等环境内容也作了很好的配合。欣赏着币面,就不由想起在20世纪初,一位英国记者初进拉萨时,远望“在阳光下像火舌一样闪闪发光”的布达拉宫,惟有感叹:这“不是宫殿座落在山上,而是一座也是宫殿的山。”在纪念币上,货币浮雕用强烈压缩的体积来表现这座“也是宫殿的山”,设计者充分运用了各种浮雕处理手法,利用金属本身的折光和黑白关系,逼真地刻画了这样一座祥和、美丽、圣洁的雪域高原恢弘圣殿。
在西藏民间曾经流传着一首歌谣:布达拉宫的金顶上,升起了金色的太阳…….欣赏着币上的布达拉宫,仿佛看到了飘荡的经幡、黑鹰盘旋的天葬台、叩长头的信徒,还有永不停止的转经筒。西藏,遥远而神秘,是我们心目中永恒的精神宿地,也由此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民族大团结背景下的自治区建设让这片古老沧桑的土地焕发出更灿烂的光辉,经济建设的发展是为了更好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代表着不仅是深厚的藏传佛教传统,更是悠远灿烂的藏族文明,它不仅属于西藏,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钱币艺术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艺术形式,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原本是一个非常严肃庄重的题材,但是设计者在狭窄的选题范围和布局中,把这个题材的内涵深入而透彻地挖掘出来,政治题材也可以用一个很浪漫很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这枚纪念币的艺术魅力恐怕就源于此。
“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纪念币是一枚铜镍合金流通纪念币,重量
从市场角度来看,这枚币发行时由于特定时期和地区的需要,当时主要投放在西藏、四川等藏族同胞聚居地,其他地区相对较少,不但发行量少,且发行时期较早,当年面世之初,流通纪念币收藏尚未成风,有一部分币进入了流通领域,因此该币的实际存世量比发行量更要少得多,很值得关注。
作者为河南省钱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