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中国银币“状元”(图)

[日期:2008-03-02] 来源:收藏拍卖导报   作者:孙 浩 [字体: ]


全品相湖北“本省”银元

  去年11月北京秋拍时,北京诚轩推出的全品相湖北“本省”银元以人民币39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后其总价是436.8万元,创下中国银币成交价的新记录。
  这枚罕见的湖北“本省”银元其制成日期与发行理由,以往在一般的文献上都找不到具体记载,因此目前各书谱的说法均缺乏确凿依据。然而2005年上海博物馆专家周祥先生发表考证文章后才真相大白。据了解周先生是在撰写《中国古代纸钞》时,于一张湖北官钱局光绪廿三年六月发出之“九八制钱一千文”钱票的背面文字查到印有光绪廿二年四月初二日(1896年5月14日)湖北总督告谕:“……既准完纳本省公款,必须加铸本省字样,方免混淆滋弊。……兹议定每新铸之本省银元准作制钱一千文,该商民等照此价赴局购买,即照此价赴关卡州县完纳,无丝毫增减以昭大信。一面增购机器添铸对开、五开、十开、二十开小银元亦加铸本省字样,其价照一千文以次递减,亦如制钱之可以零星使用。”至此,本省银元来龙去脉完全揭晓。
  按清代币制为银铜复本位,这种制度的主要缺点是货币供需间缺乏调节的弹性,容易出现波动。由于咸丰年的太平天国事件及最重要的产铜区云南发生回变,滇铜的北运及生产几近停顿,币材供应濒临断绝,使各地制钱极端缺乏。事件平息后虽然地方重建了秩序,但在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诸多因素下产能无法恢复。加上19世纪中期后全球金银矿大量开采、多数国家纷纷放弃金银复本位制或银本位制,改行金本位制,使白银需求减少,相对于金的兑价开始下跌。由于白银在中国的购买力远超过在其他国家,这时自然有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但是发生钱荒的中国此时需要的大量铜料却必须进口,在白银于国际贸易上购买力剧跌的情况下,银贱铜贵的态势就形成了。人民随时可兑换到便宜的银元,何必向官局购买呢?湖北银元局造的银元愈加没销路了,当局“加铸本省字样”是想以强制方式推广湖北银元及抑制银钱的兑价,但这种有悖市场自然法则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在窒碍难行的状态下很快便退出流通,这些回笼或未发出的银币反而因有本省字样划地自限,超出市价一成五的加字本省银币只有销毁重铸,故留存至今者寥寥无几。银元加铸本省字样的应有五种,目前实物仅见壹元、二角及一角三种。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淘金民国新粉彩(图)
下一篇:清閟阁墨竹图轴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