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邮票有兴趣了,如果不是16岁就进入电视台.18岁开始站在天安门广场上转播国庆游行盛况,说不定我收集邮票的兴趣会继续下去呢。”12月15日,在与中央电视台比邻的梅地亚中心,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聊起了他与集邮的“擦肩而过”。
赵忠祥说,新中国初期发行的邮票收集了很多,虽然不成系列,但他非常珍爱,并将它们统统夹在书本中。一枚枚邮票,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也留下了他的美好年华。他当时非常喜欢收集动物邮票,这是否昭示着曰后与《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节目的缘分呢?赵忠祥坦言,应该有影响吧。
是什么原因使他对收集邮票产生了兴趣呢?赵忠祥回忆说:“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斗蛐蛐、放鸽子、弹玻璃球、捉迷藏和拍洋画儿。我上小学一年级时便开始积攒洋画儿。洋画儿是夹在香烟盒里的画片,解放前就有了,那是香烟厂搞的抽奖促销的玩意儿。后来,我发现邮票与洋画儿形式相似,内容却比洋画儿丰富得多,于是开始将兴趣转移到收集邮票上来了”。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赵忠祥感慨地说,“想起儿时收集邮票的情景,就想起了儿进湛蓝的天空。当初我如此珍爱的邮票,随着天长地久我把它们淡忘了。但儿时的乐趣与在收集过程中感悟的道理已潜在于心,于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
赵忠祥说他现在虽然不是一个完全的集邮者,但对邮票依然有感觉。中央电视台每天观众的来信很多,遇见好看的邮票,他会随手剪下来,夹在书中。他披露:“有一年,一位同事为了增强我去周庄的动力,告诉我说周庄不仅是江南保留明清建筑格局的水乡,而且陈逸飞的那张描绘周庄的著名油画做桥》都上了邮票了。后来我到了周庄,才了解到周庄的确上了邮票,但我国邮票上的画面不是陈逸飞的《双桥》”。
赵忠祥1989年去朝鲜访问,回国时将零用钱统统买了邮票。他后来两次去俄罗斯访问,每次回国都买一本邮票册。“朝鲜邮票很好看,特别是小型张。俄罗斯邮票很便宜,也很漂亮。但在集邮者看来,我的这些邮票太一般了。”说起自己的收藏品,赵忠祥有点不好意思。
尽管现在的邮票色彩缤纷,但赵忠祥对他当年收集的单色印刷邮票却情有独钟,他说,这些邮票有历史的沧桑感。
在结束采访时,赵忠祥在中央电视台的公函封上题词:“方寸之间,风云际会”,并希望通过《中国集邮报》转达他对广大集邮者的问候,他说他虽然与集邮“擦肩而过”,但并不排除将来的某一天他也会成为一名集邮者的可能。
“收藏是我一生的志向,也是我的精神财富,我是一名唯美主义者,喜欢所有美好的东西。而集邮正是—项高雅的文化活动,品位很高,不仅延年益寿,而且还是积累财富的过程。”赵忠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