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绘画名家辈出,名品如云。这些作品当年许多是帝王私藏,大众无缘相见。随着国内秋拍大戏逐步展开,作为秋季拍卖会举槌的前奏,各拍卖行秋拍预展相继展开。其中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古董艺术品,各品类中都不乏皇室用品和稀世珍品。在博物馆看不到,拍卖会反而成了美术爱好者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
珍宝的背后
故宫博物院是目前国内收藏中国历代绘画作品最多的文化机构。据了解,故宫的藏画有5万件,其中有近千件是国家一级文物,不但数量居全国各博物馆之首,而且还几乎囊括了中国绘画发展各历史时期的名家名品。但你到故宫却看不到这些,稀世之珍的孤本真迹、美术史上大师巨擘的绝品之作,大多都躺在故宫的库房里。
虽然人们对名画表现出强烈地渴求,但大多数人只能通过画册了解名画。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在北京保利2007秋拍预展上一位看展的王先生说:“来看拍卖会预展,不是为了买东西,主要是想看看这些艺术精品,像古代书画顶级文物《元人秋猎图》、清著名藏书楼嘉业堂存元刻本《通鉴总类》等书画精品,你就是去博物馆也看不到。”王先生的观点其实代表了很多人的心态。在博物馆看不到,拍卖会反而成了美术爱好者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
随着国内秋拍大戏逐步展开,并将在11月份达到高潮。在秋拍进行之前,北京保利携精选的重量级拍品,在国内外重要中心城市展开20余站大规模高端国际级巡展,预展吸引了不少收藏爱好者和收藏专家前来参观。
《元人秋猎图》
预展中的拍品件件是精品,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堪称中华艺术瑰宝的《元人秋猎图》和吴湖帆旧藏的唐寅等明代吴门画派作品首先成为人们的焦点。这件尺幅达59厘米×1240厘米的手卷描绘了元代帝王率军出行、露营与猎宴的情形,可作为当时打猎出游的考据文献。此卷钤有乾隆诸玺与嘉庆、道光的鉴藏印,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为清内府旧藏。杨仁恺先生在其《国宝沉浮录》中也曾提及此作。这件作品曾于1989年现身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以187万美元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古代书画的世界拍卖纪录。此番这件历经数百载、辗转流传至今的珍宝再度现身拍台。
来自吴湖帆珍藏的明代唐寅、文徵明、沈周的三件作品也实力不俗。其中,唐寅的《金阊送别图》手卷尤为珍贵。这件手卷为吴湖帆旧藏,绘江岸送别的景况,画中远山翠柳,小桥渔舟,用笔严谨,具有浓厚的明代吴门文人画的清逸格调。吴湖帆写题签并有多处题跋,吴氏对此卷详加考据,认为“当作于正德晚季,唐氏五十左右时也。”吴湖帆在其《吴氏书画记》中著录此作。卷后有明代诗人皇甫冲题写的题跋。更为难得的是,一位上海资深藏家闻知该作品现身保利秋拍,送上珍藏的吴湖帆先生1955年《金阊送别图》摹本,北京保利将安排该作品在近现代书画专场上拍卖。
另外,近现代书画巨作云集,不仅集中了张大千各时期代表作。还有李可染作品,同样精彩纷呈,构图罕见的《孺子牛图》,代表其牧牛风格的《五牛图》,革命题材作品《井冈山》,其精擅创作的题材《杏花春雨江南》等。傅抱石作品中则有罕见的画幅极为细长的山水中堂《观瀑图》。齐白石的作品有构图罕见的横幅《松鹰图》,佛像画《无量寿佛》,诙谐人物画《东方朔祝寿》、《洗耳图》,以及花鸟草虫系列《游鱼》、《柳牛》、《杏花》等。
徐悲鸿《春山十骏图》
曾在中国嘉德2003秋季拍卖会上以627万元成交的春山十骏图尺幅虽不大,却是徐悲鸿一生可数的力作之一。为感谢新加坡众多好友多年来对自己的帮助,他同时也绘制了一些作品赠与友人。这副《春山十骏图》是画家赠给新加坡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经理黄曼士的,后者被画家称为“平生第一知己”。这些都是艺术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锤炼着细节、精益求精的成果,观者会被其中蕴涵的写实艺术之美所深深震撼。
普通观众获得艺术素养的培育途径就是日常的艺术展览,这种教育最直观生动。这能够提高国民普遍的艺术修养、培养出高素质的大众,这比培养艺术家更重要。但其中精品却不多。相比之下,在国外一些著名的美术收藏机构,那些成群结队参观的学生,那些可以随时在达·芬奇、拉斐尔面前打滚的儿童可能无法意识到这种重要,但是一个民族的审美素养就是在这种不知不觉间成长着、积淀着。
天价珍品频现
今天美术界的展览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用蔚为壮观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双年展、有三年展;有个展、有群展;有官方与非官方的展览,有画廊、美术馆、基金会的展览;有雕塑展、有油画展;有行为艺术展、有装置艺术展……不知道在那些喜欢艺术的人群里有多少人得了“展览综合征”,也不知道在那些慕名前来看展览的人中有多少人扫兴而归。然而在拍卖预展中即便是被看作“原始股”的作品,也不会让你有如此感受。
吴冠中油画 《木槿》
在2007保利春拍现当代艺术夜场取得成交额2.49亿人民币的辉煌成就,在现当代中国艺术拍卖领域跨入了世界一流公司的行列,使全球当代艺术市场的目光看到了北京。在此次秋拍预展中,除气势强劲的现当代艺术作品,如吴冠中油画代表作《木槿》、曾梵志《面具》、张晓刚《大家庭》系列、方力钧《1997.1》、周春芽《绿色的黑根——名牌时装》、岳敏君《举起手,不许动》、尹朝阳《广场》。还有85新潮重要作品潘德海《瓣开的包谷后山》;石冲获金奖成名作《欣慰中的年轻人》;冷军重要作品《不可思议》;祁志龙的《女兵》;蔡国强的《装置》;王怀庆的《平安》等精品呈现。满足广大藏家多元需求之余,还能略窥中国现当代艺术的走势。
其中,吴冠中先生的油画代表作《木槿》创作于画家盛年1975年,尺幅为120cm×80cm。这幅作品描绘了先生旧居的北京会贤堂大杂院景色。画面中郁郁葱葱的木槿花铅华洗尽,只有点点绿叶映衬着素雅的小花,显得温馨静谧,就像一股无声的生命之泉在画面中汩汩溢出,永不枯泽。这蕴含了吴冠中对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此幅巨作曾是199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的图录封面。尽管当时东南亚金融危机正值高峰,该作仍以210万元的拍卖价格创造了吴冠中先生油画拍卖新纪录,其在吴冠中作品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10年之后,北京保利多经努力,终于从海外取得此作品。陈丹青的《国学研究院》是他公布的成熟作品中唯一一件标志性代表作。而《国学研究院》的16张创作素描稿和2幅油画习作,同创作一起作为整体上拍,在拍卖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香港佳士得2007年秋季拍卖精品荟萃
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将于11月27日在香港举办2007年秋季拍卖会,呈献精彩的亚洲艺术、珠宝和名表。
此次秋拍中一件最为引人注目的拍品是将在“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推出的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唐朝摹本)《妹至帖》(唐朝摹本)。《妹至帖》得自于日本的私人收藏家,是从尘封多年的画匣中无意间找到的,随后在中日大型书法展览上曝光,即造成轰动。《妹至帖》的拍卖预料将引起收藏家的热烈竞投。
徐悲鸿《八骏图》 资料图片
“中国近现代画”拍卖专场将推出徐悲鸿的《八骏图》,估价800万至1000万港元。
在“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拍中,一个清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圆笔筒引起多人关注。这个笔筒的涅白料胎上绘珐琅彩,四面对称卷草纹开光,内绘一个婴儿偎依在母亲怀里倾听。画的背景是西洋建筑,画工精细,色彩绚丽,是乾隆时期料胎画珐琅器精品中的代表作。据了解,这种类型作品目前发现的仅存这一件,预计成交价超过3000万港元。
明嘉靖青花《庭院婴戏图》盖罐,拍品估价为3000万港元。新华社记者 黄本强 摄
这场拍卖另一焦点,为明嘉靖青花《庭院婴戏图》盖罐,预料成交价将逾3000万港元。罐腹部绘十六子戏春图,图中16个小童姿态各异,有的拖车、斗蟋蟀、骑竹马,有的拜先生、结花灯,个个生动传神,活泼可爱,甚具嘉靖青花的时代特色。此类纹饰的大罐传世品甚少,当中极少数能连盖保存完好。
将于11月25日举行的“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中,将推出蔡国强 《为APEC作的计划》,火药爆破水墨于纸本共14件,2002年作,估价2800万至3600万港元。不论就计划概念与规模上,可说是完美结合了他历年创作概念之精粹。
此外还推出张晓刚的《黄色肖像》,估价800万至1000万港元,是画家为家人与朋友所绘的七张近距离肖像之中惟一以黄色绘画的杰作。
据悉,拍品将从11月初开始先后在上海、北京、台北和香港展出。(索娅 来源:经济参考报)
○保利秋拍:中国艺术品夜场再度试水高端市场[图] |
○保利拍夜场试水高端市场 |
○西方大师名作搅热市场 毕加索作品进京拍卖[图] |
○今秋摄影拍卖好戏连台 摄影行情或将盘整 |
○翰海秋拍各大专场将登台 |
○嘉德邮钱币专场8日登场 |
○艺术品秋拍亮点多 《赤壁图》冲高成大悬念[图] |
○秋拍前瞻:艺术品秋拍,谁将走到拐点? |
○秋拍下月将渐入高潮 形成了两个时间点 |
○国内仅存两件 珍贵"白玉卧佛"亮相北京秋拍 |
○明清瓷器为全场亮点 嘉德五百件精品将亮相 |
○精品强势登场 中国嘉德2007秋季拍卖开槌在即 |
○国宝回归价几何? |
○呈现"满堂彩" 香港苏富比多件拍品价创纪录 |
鬼谷下山图罐 资料图片
中国瓷器No.1
艺术品的价值也就在于它的无价,中国的艺术品就像中国的历史一样,是如此的厚重。一个元青花瓷罐(鬼谷下山图罐)比近千万元的“全球特别纪念版”劳斯莱斯“跑”得还快,露面仅8分钟就被人以2.3亿元抱走,从此也就可见一斑!用货币衡量艺术,只是把无形的艺术量化,其中的真正深意还要靠历史来品味。
《奴隶与狮》 资料图片
中国油画No.1
成交价:5388万港元
拍卖时间:2006年11月26日
幕后故事:徐悲鸿的油画《奴隶与狮》26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388万港元成交,远远超出此前3000多万港元的估价,创下中国油画世界拍卖新纪录。
据介绍,《奴隶与狮》创作于1924年,当时正值徐悲鸿油画创作成熟时期。画作取材于西方古代神话,表现对象是一头受伤的雄狮和一个被蹂躏的奴隶。这幅高1.23米、宽1.53米的巨幅油画展示了徐悲鸿刻画人物和动物的高超技艺。
今年夏天,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在中国内地以3300万元人民币拍出,曾创下徐悲鸿作品最高拍卖价。
1897年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邮票一枚 资料图片
中国邮票No.1
成交价:220万元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时间:2003年11月
幕后故事:红印花是中国清朝ZF于1896年印制的有红色图案的小票,准备贴在进口税单上以防止不法进出口商人骗取大量“复出口退税”,但因商人反对而未使用。次年国家邮政成立后,红印花被加盖暂作邮票使用。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历来以其独特的身世、娇艳的色彩、加盖版式的丰富变化,深受华邮收藏爱好者的钟爱。当今华邮拍卖成交的最高纪录,屡次都被红印花系列珍品刷新,该邮票名列中国珍邮之首。目前,全世界公开出现过的“小壹圆”共31枚。
中国书画No.1
仇英《赤壁图》资料图片
《赤壁图》7952万成交 创中国绘画拍卖纪录
成交价:7952万元人民币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时间:2007年11月6日
7952万元人民币,这是明代仇英作品《赤壁图》卷的身价——在11月6日举办的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国内某企业家将此作品收入囊中。这是中国绘画作品的拍卖成交价首次超过1000万美元,创下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此幅《赤壁图》长129厘米,宽23.5厘米,画出了宋代苏东坡《后赤壁赋》的诗意,其上钤有“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及“三希堂精鉴玺”等印,笔法俊朗,风神秀雅,气息纯正,款字极精,印章亦佳。加上又是清宫旧藏且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清晰可考,珍稀之极。
陆俨少杜甫诗意百开册 资料图片
中国书画No.2
成交价:6930万元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 拍卖时间:2004年6月
幕后故事:《杜甫诗意百开册》由一百幅册页组成,每幅43.5cm×27.5cm(约107.66平方尺),是陆俨少倾毕生心血、三十载功力,以杜甫诗作为题创作的山水画。文革期间,《杜甫诗意百开册》上缴上海画院,其间被人窃去35幅,仅退还65幅。1989年,80高龄的陆俨少于北京宽沟奋力补画,复成完璧。
康熙寿山石嵌人物图雕空龙寿纹十二扇围屏 资料图片
中国家具No.1
成交价:2500万元 拍卖公司:香港佳士得 拍卖时间:2003年7月
幕后故事:这套围屏每扇高3.2米,宽5米,边框为紫檀木,两面均以寿山石镶嵌,正面是中国传统的山水、高士、神仙,背面采用透视法表现西洋建筑和人物,为当时康熙帝热衷西学提供了佐证。从此器的做工、艺术风格推断,应为康熙时内务府造办处奉敕所造。秉系皇意,所用材质与做工自然非同小可,属同类中之珍品。
永乐剔红雕漆赶珠云龙纹盖盒 资料图片
中国漆器No.1
成交价:1126万港币 拍卖公司:香港佳士得 拍卖时间:2001年春
幕后故事:在我国传统的漆器工艺中,有一种以朱红色漆为底料,层层堆积、精雕细磨的特殊品种,人们把它称为“剔红”。由于剔红雕漆工艺繁复、非经年累月之功难以制成,且数量稀少,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明代的永乐皇帝,可谓是对剔红最为钟情的一位。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随即征调各地雕漆高手汇集京城,制作剔红制品。这件盖盒品相完好,通身雕琢如意云纹,正面雕一条象征皇室的飞龙,须发扬起,似乎正在风中疾行。龙的身躯虬劲有力,四爪锋利,回首间大有睥睨万物之态,王者风范十足。(来源:腾讯读书)
收藏精品赏析:五款天价瓷器
1、“鬼谷子下山”图罐 2.3亿元人民币
2、双葫芦纹瓶 4998万元 3445000英镑 2005年
3、“锦香亭”图罐 4917万元 47160000港币 2005
5、朝圣龙纹扁壶 4834万元 48343135元人民币 5831500美金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