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老人7年收集邮戳两万枚 欲制首张盖邮戳地图

[日期:2007-08-04] 来源:重庆晚报  作者: [字体: ]

七旬翁要制首张全国邮戳地图(图文)

  为实现自己制作一张中国邮戳地图并申报吉尼斯纪录的梦想,76岁的沙区汽修厂退休职工汪海澄在2000年踏上走全国收集邮戳的征途,耗时7年收集各类邮戳2万多枚。最近,汪老回到重庆,开始为赴台湾收集邮戳、完成中国邮戳地图作准备。

  昨天上午,在大坪茶亭南路汪海澄老人家中,记者见到了一张张他费尽心血收集并制作完成的各省邮戳地图。汪老称,1981年退休回家后让他觉得很空虚,喜爱挑战的就他开始了自己晚年的人生壮举:1995年至1997年间,为迎接香港回归,他花了20个月骑自行车走完了全国31个省会城市(除台湾省外);1998年10月至1999年12月底,他乘车走完全国31个省的地级市(除台湾省外),庆祝澳门回归。

  由于从小酷爱集邮,用全国各地的邮戳制作成地图,并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是汪老多年的夙愿。经历了两次走全国的壮举后,汪老再次萌发了走全国收集各地邮戳的想法。经过简单休整,2000年元旦,汪老从渝中区上清寺出发,开始第三次走遍全国的征程,这次他的目标是搭乘长途车和邮车到全国的每一个县,收集并制作一张真正的中国邮戳地图。每走到一个省,他就用牛皮宣纸临摹下该省的地图轮廓,然后每到一个市、县,就请当地邮局将邮戳盖在自制地图上的该地区相应位置上。

  7年收集邮戳2万多枚

  “地图上的每一个邮戳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赶两三天路为了盖一个邮戳是常有的事。”指着地图上的密密麻麻邮戳,汪老向记者道出了这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不带氧气,深入藏羚羊保护区——渺无人烟的双湖特区去盖一枚邮戳;也曾在塞外风沙突起时艰难前行,在阿勒泰零度以下的暴风雪中昼夜赶路,也是为了一枚邮戳。走得最难的是西藏的77个县,那儿气候恶劣,道路情况复杂,高寒、缺氧对年事已高的他来说都是考验。填肚子,就靠喝雪水、啃方便面解决,赶路就靠搭邮车往返于各县。工夫不负有心人,7年时间里,汪老走过了2400多个区市县,共收集各种邮戳160种,2万余枚,其中还有双文字邮戳千余枚。

  在征程中,很多人看到汪老一把年纪,都劝他回去安享晚年。而为了完成这次走全国的梦想,他已经向亲朋好友借了近20万元。但汪海澄制作邮戳地图的决心却从来没有动摇过。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纪念币长线投资原则
下一篇:奥运第二组邮票发行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