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自制美术封,话家乡伏日习俗

[日期:2025-08-26]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王新华 [字体: ]
图片

2025年7月20日,全国多省市出现35℃~36℃高温,新疆吐鲁番盆地及重庆东北部局地达40℃以上;同期多地区出现中到大雨,部分地区受台风“韦帕”影响出现强降雨,就在这样的气象情况下,今年的“入伏”如期而至。为向邮友宣传我国传统伏日文化、讲述与“入伏”相关的家乡习俗,我精心设计制作了1枚“‘入伏’主题自制美术封”及2枚“入伏”彩色纪念戳,在“入伏”当日贴上邮票及邮寄信息标签,寄给了我的老邮友们。

图片

伏日的起源与习俗经历了一段演变过程。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德公二年夏季酷热,当时人们通过杀狗来祛除热毒,以防止谷库因受热滋生大量飞虫,同时避免人们因暑热生病,此后人们便将需祛热解毒的酷热日子称为“伏日”。

自汉代起,伏日便成为重要节候,人们还会依据伏日指导农业生产。如北魏《齐民要术》在谈及种小豆时记载:“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初伏断手为中时,中伏断手为下时,中伏以后则晚矣。”及至唐代,伏日依然是重要节候,且历书中开始出现伏日历注,这表明唐朝已将伏日时间纳入政令体系。

入伏,即进入“三伏”的第一天。民谚云“夏至三庚数头伏”,历书也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都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

入伏后,湿热的夏季风已推进至中国北方,主雨带也北上至黄淮、华北至东北区域,导致这些区域夏季暴雨频次增加、空气湿度加大。这正对应了今年“入伏”时全国多省市出现高温与强降雨,且处于高温黄色预警的情况。但山东烟台却略有不同,当地“入伏”当日气温为26℃~32℃,南风4级,伴有小雨,空气质量优;这样的气象条件在早晚时段较为舒适,烟台也不愧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仙境”。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饮食安排体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饮食智慧和传统的消暑养生理念。

前述“入伏”主题自制美术封与两枚彩色纪念戳上,均绘有盛开的荷花。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象,承载着高洁品格、和谐吉祥、圣洁信仰等多重象征意义,且能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衍生出丰富寓意,也被公认为夏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此外,美术封的图案上还绘有西瓜与冰块,以表现人们在伏日消暑的饮食;其中一枚纪念戳外形设计为古典扇面样式,体现引风纳凉的惬意,扇面边缘还落有一只金蝉。美术封图案中,印有唐代诗人李频《避暑》里“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的经典诗句。李频的《避暑》是一首反映初伏时节酷热与避暑思绪的七言律诗,诗中通过蝉鸣、晚凉、沧江等意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林幽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纳凉的渴望。入伏当天,我以邮文化为载体,传递了“入伏”如“入福”的美好期许。

图片

2025年的“三伏”,从7月20日入伏开始,至8月18日出伏结束,共计30天。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王新华

编辑:高阳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这几家邮局被点名了?
下一篇: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