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第2155期 处暑 | 天高云影淡,日远树阴长。

[日期:2025-08-23] 来源:中国集邮  作者: [字体: ]
图片


今天,我们迎来了处暑节气。今日的干支五行吉祥色是天青色黑色

图片


图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节气意味着暑气开始消退,秋高气爽的天气即将来临,我们正逐渐进入到气象意义上的秋天。不过,处暑时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现象已基本缓解,但天气还是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秋老虎”时而光临,所以民间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此时,人们仍需防范高温卷土重来。


图片

节气物候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鹰乃祭鸟说的是,此时可供鹰捕食的鸟类和动物数量很多,鹰把捕到的猎物摆放在地上,如同陈列祭祀。天地始肃是说处暑时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禾乃登中“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等农作物,“登”为成熟之意,意为忙碌的秋收即将拉开序幕。

图片

2014-2猛禽(二)

(4-3)苍鹰

发行日期:2014年2月23日

设计者:万一



图片


图片

节气民俗

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处暑时节各种粮豆作物进入结实、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处暑时节的雨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成熟也十分重要。农谚有云:“处暑雨,粒粒皆是米”“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处暑时节雨水对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处暑还是收割高粱和谷子的时节,民谚说:“处暑高粱遍地红。处暑高粱遍拿镰。处暑高粱白露谷。处暑三日割黄谷。处暑十日忙割谷。”

图片

2018-21 二十四节气(三)

(6-2)处暑

发行日期:2018年8月7日

设计者:刘金贵、王虎鸣

《二十四节气(三)》特种邮票第二图处暑

就描绘了农民晾晒农作物的丰收场景。


《燕京岁时记》载:“七月中旬则菱芡已登,沿街吆卖。”菱、芡都是处暑时节鲜美的时令食材。处暑前后,鸭子成熟肥美,也是人们餐桌上一道鲜香滋补的秋日美味。此外,处暑期间部分农作物成熟,加上中元节的影响,人们的食俗便带有了庆祝丰收、荐神祭祖的色彩。

从养生角度来说,处暑时降水减少,气候干燥,适宜享用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等清热的食物,以滋阴润燥、安宁心神。



图片


图片

节气诗词





长江二首·其二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作者首句即感叹道:处暑之后不过三天,就有了阵阵凉风,这种怡人的感觉真是千金都买不来的。本诗洋溢着暑热逐渐消散、秋凉初到时的欣喜和惬意之情。


图片


图片

非遗传承



2009年,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图片

2003-19 图书艺术(中国—匈牙利联合发行)

(2-1)宋刻本《周礼》

发行日期:2003年9月30日


邮票画面主体为南宋福建建阳书坊所刻的《周礼》。建阳是南宋时期全国三大刻书中心之一,其采用雕版印刷方式,在书本刻印、排版方面进行了创新,刻书内容十分丰富。画面中的《周礼》可以视为宋代版画技术和雕刻印刷水平的代表作品。



图片


想要欣赏更多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关注2025集邮日历《方寸天地——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开售。

图片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撰稿:郝铁军

图片编辑:吴大卫

排版:田乙禾

编辑:宋郁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致敬历史!新一代红色打卡方式:邮品与烽火记忆同框
下一篇: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