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烽火岁月,曾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梦想,他们浴血奋战,将生死置之度外;亦曾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民族复兴的希望,燃烧了整个青春,乃至献上宝贵的生命。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中国人民永志不忘的日子里,让我们通过一枚泛黄的明信片,穿越时光的尘埃,去追寻那位铭刻在“白山黑水”间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缓缓翻开明信片收藏册,里面静静躺着的那枚微微泛黄但足以让我震撼许久的明信片,便是今天的主角——“赵一曼同志诞辰115周年纪念”明信片。
这枚承载着追思的明信片,由四川宜宾邮友钟华先生于2020年10月25日——赵一曼同志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寄出。明信片左侧,是赵一曼同志的素描肖像,素朴的线条勾勒出她坚毅的容颜。人像上方,“赵一曼同志诞辰115周年纪念”的隶书字样庄重肃穆;下方,印有黑色的“1905—1936”。短短几个数字,却好似一把把冰冷的利刃,猝然刺入我的心脏,阵阵心痛。31岁!正是生命画卷初展、挥毫泼墨的盛年啊!可她,却将鲜血,永远凝固在了白山黑水之间。
明信片的右上方,静静栖着一枚邮票——那是中国邮政为铭记历史,于2015年9月3日发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第二枚:“东北烈士纪念馆”。其上,两枚邮戳如时光印记,黑色的墨痕将文字与邮票深深叠印,“四川宜宾 2020.10.25 新大楼2”的日戳与“赵一曼同志诞辰115周年”的纪念戳,共同封缄了这份穿越烽火的追思。
整枚明信片浸润在肃穆的黑白主色调中,唯右下角钤有钟华邮友一枚鲜红的名章。你看,那一点灼目的赤色,好似一道凝固的血痕,又像黑夜中燎原的点点星火,为这方寸天地平添了撼人心魄的庄严与永恒的温度。
看着这枚明信片,电影《赵一曼》中的场景和画面慢慢浮现在脑海中……
什么是慨然赴死、为国请战?什么是休戚与共、团结御侮?什么又是忠贞报国、前赴后继?赵一曼,这位柔情满怀的母亲,这位年轻美丽的女性——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以她毅然的选择,以她承受惨绝人寰折磨时的钢铁意志,为我们民族脊梁上那最滚烫的词条做出了生动而撼人心魄的血色脚注。
一寸山河一寸血。我们能有今日的幸福、安宁与尊严,何尝不是先辈以血肉之躯所铸?那血与泪的记忆,是民族脊梁上永不磨灭的印记。
吾辈自强,今日!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