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第2136期(大刚小议)走“近”中轴线|谈《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的音律美

[日期:2025-07-28] 来源:中国集邮  作者: [字体: ]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于7月27日正式发行。北京中轴线这条贯穿老城南北7.8公里长,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秩序井然、气势恢宏,见证了中国古代理想都城秩序,展示出中国古代城楼建筑规划与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邮票在设计上体现了新的审美感知,把有形的古建筑视觉艺术与无形的音乐艺术相融合,带给我们独特的艺术感知和美学体验。《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体现出的新的审美感知是视觉节奏与听觉韵律关联性的强化,在两者之间形成通感体验。走“近”中轴线,让我们以平视的视,在感受古代建筑的宏阔典雅和庄重壮美、怀揣对历史文化和古代文明的崇尚与敬畏的同时,又仿佛踏着音乐的节,感受音乐的律之美,徜徉在音乐律动中,产生奇妙的心灵共鸣,从而获得独特的艺术感知和美学体验。


邮票在设计上融汇古代建筑与音乐的共通性,把建筑与音乐的节奏、韵律、比例和谐的通融起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以中轴线这根金“线”串连起古建筑遗存,在每枚邮票的设计中,吸收了传统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全景式”、“渐进式”的设计理念,大胆采用平面对称构图和色彩渐变,通过这种对称构图视觉的平衡感体现音乐的节奏与韵律。设计者通过中轴线呈现画面左右、上下的平衡,这种对称的构图和楼门上下叠放与渐进的排列方式,不仅营造出古建筑的视觉张力,而且在逻辑上与音乐的节拍一脉相承。这种建筑空间组合的节奏感与音乐旋律的推进逻辑是相互呼应的,映衬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邮票在设计上采用对称与不对称的手法,营造出既动态又稳定的视觉效果。《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中,每枚邮票的画面都是对称的平面构成,展现出古建筑的平衡和稳定。同时,设计者又在统一中求变化,一反常态打破平面对称构成的静态束缚,对不同的楼门以及山景作了高低错落、疏密起伏、间隔叠加的设计处理,赋予设计极大的创作自由度。在整套邮票的色彩运用上,对均衡的色彩美感进行多处色彩的渐变和色调的局部强化,比如:每枚邮票的主体建筑在局部细节上以青绿点染,打破色彩的平板;每枚邮票的背景中都设计了不同形态的祥云,以浮雕的艺术手法,换用不同的金色色调,瞬间带来画面的灵动和旋律的流动,营造出虚实相生、动静相映的艺术效果,这些视觉元素的精心设计,使画面呈现出有序的旋律变化,给人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古建筑是一种历史文化符号,在每一枚邮票的背景设计上,设计者运用点、线、面的穿插与互动,有效引入动态元素,在邮票的方寸之间带来旋律的流动,呈现和谐统一的音乐变奏!在“永定门”和“正阳门”的主体设计中,呈现的是恢宏庄重的正大气象,但设计者将其外形、体量、布局、层次、推进等设计元素作了合理区分,变化丰富,节奏分明,由此徐徐展开了音乐的前奏曲,让我们穿越历史的天空,聆听一段沉静而浑厚的旋律;此时,在主建筑的背景中,设计者叠进了苍松临风、雨燕翻飞的动态元素,带来一段轻松欢快、温婉和畅的旋律,唤起我们对自然的联想,动静之间,赋予自然环境一派生机与祥和;“在天安门”这枚邮票的背景设计中,设计者叠加金线组合,辅以金色的渐变处理,形成中轴线上最具代表性的中心建筑的焦点同时以线描的装饰性手法表现金水桥和华表,作出主体建筑虚实相间、错落有致的设计安排,起到了强化画面音律节奏的绝佳效果,洋溢出一段明快、行进、豪迈的音律。“故宫·景山”,以宏大建筑太和殿为代表,加以提炼,简洁概况地呈现出故宫建筑群的恢宏典雅,在青绿山景之中,赋予画面浑然肃穆的音律,又把我们牵回到一段梦绕牵魂的历史沉呤之中。在钟鼓楼的背景设计中,用线描手法展现了钟鼓楼特有的历史文化元素——钟鼓,并在金色背景中烘托出一轮日月,极大丰富了古建筑背后蕴藏的文化历史和人文信息,在看似平静的画面中,表现出暮鼓晨钟的动态之声,画面溢漫出由缓慢而急促、由悠长到雄浑的节奏和音律,向我们传达的不正是:我们从历史的钟声里思考和醒悟,发出的新时代催人奋进再出发的鼓点!

图片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直观的艺术,但音乐的节奏又会拨动我们多少的心灵畅想与怀思?每一处历史遗存,本身就是一首动人的乐章;当走近每一座建筑时,我们的耳边就仿佛奏响响阵阵美妙的旋律,在恢宏的建筑空间里弥漫、流淌、浸润和凝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多维度体现了建筑与音乐的相通性,是设计者美学感知和创作的一次升华,是中国古建筑邮票设计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五枚邮票上下连接,一条金色的“中轴线”穿越其中,通过动静结合的精心设计、空间序列组合的考量,不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在设计上产生的序曲、渐强、重复、休止的音律之美,演奏成一曲建筑与音乐交相融合、互为阐释、赏心悦目、震撼人心的大美之音响。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的发行,让我们走“近”中轴线,感悟中轴线。梁思成当年感慨道:“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走“近”中轴线,我们跨越时空的音乐旋律,起伏跌宕,荡气回肠!走“近”中轴线,和着律和节奏,我们心中的涌动,汇聚成庄严神圣、自信豪迈的民族复兴的协奏曲!



作者:杨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员、湖南潇湘书画院副院长、湖南省集邮协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陶瓷艺术家协会理事、齐白石纪念(艺术)馆特聘书画家、文艺评论家、吉首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

编辑:宋郁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第45届佳邮评选活动网络投票和微信公众号投票中奖查询
下一篇:《邱少云》邮票的重庆原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