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谈《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设计的美学观念

[日期:2025-07-27] 来源:集邮杂志社  作者:杨刚 [字体: ]

今天,中国邮政发行《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一套5枚。邮票图案名称为: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和钟鼓楼。该套邮票由王虎鸣设计。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由15处遗产、5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构成,全长7.8公里。被誉为“北京城的脊梁”,这条中轴线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是中华文明的符号。2024年的今天,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成为历史的见证,更是北京迈向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名片。

图片

此套邮票在设计中首先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构图布局,彰显出“以中为尊”的中国传统宇宙观、时空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每枚邮票的图案均为左右对称均衡的平面设计。设计者以中轴线对标,把5枚邮票自下而上叠放连接,我们从最下面一枚永定门开始,将目光徐徐向上移动至最上面一枚钟鼓楼,会产生一种行进在中轴线上,渐进式的身临其境的微妙的视觉感受,这种对称与均衡,同时营造出视觉的平衡,强化出一种形式的美感,凸显了古建筑的稳重感和庄严肃穆的皇家建筑气派,提升了图稿的视觉冲击力。图稿以平视角度,又似展开的历史画卷,增强了画面的张力,带来视觉的拓展与延伸。

图稿通过点、线、面等视觉元素的构成与融合,按照美的视觉形式和力学原理,创造出了理想的视觉效果,不失为设计者的成功之处。

图片

设计者在采用主体建筑的平面对称构成和散点透视时,叠衬了灵动的背景图案,特别在建筑的背景中勾勒出不同形态的祥云图案,使得画面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富有强烈的装饰意味和音乐的节奏感,让我们在欣赏门楼这些主体建筑时,不是静态的,也不是呆板的,而是在欣赏一段凝固的音乐。背景中的雨燕、树木极富生机活力,寓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顺致祥、景气和畅以及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传递了设计者“形——意——象”的审美观念,契合了中国传统美学中“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

图片

邮票采用雅金色作为背景的主色调,笔者认为是设计者的又一成功之处。金色不仅在古代蕴意皇权威严,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赋予了精神层面以崇高的意义,传递出华贵之感,富有节庆意味,能激发积极尚善的情绪。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金色代表高贵、奢华和辉煌,可以吸引视觉,起到强化主体建筑视觉冲击的效果。设计者在总体控制金色面积的同时,非常睿智地融入传统中国画的青绿重彩元素,在每件图稿的门楼中,兼工带写,施以少量青绿点缀,特别是“故宫·景山”一枚邮票,这是该套邮票中唯一以山为背景图案的,在较为抽象写意的描绘中回归传统国画的青绿山水,饱含物象气韵,传递出高贵、生机的气息。更为重要的是青绿的点染与至工的细节刻画,在画面中调配了平衡,在画面上形成了独特的华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金色和青绿作为一对互补色的恰当运用,在画面中所产生的强烈对比效果,显现出更为生动,更富有活力的艺术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巧妙的把15处遗产点和代表新中国象征的建筑在小版张边纸上串连起来,不失为一种绝佳的创意

在欣赏邮票时我们发现,设计者在设计中使用了多达10余种颜色,这在以往邮票设计中是不多见的!但画面艳而不俗、华而不乱,笔者认为这得益于设计者对色彩的超强领悟和对画面色调的整体驾驭。《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的发行,使我们眼前为之一亮,邮票所展现的壮美与恢弘,端庄与闳阔,是为设计者美学观念的一次再现,是为设计者内心独特创作语言豪放与温婉的流淌。从美学实践的角度看,也是设计者从美学感知、认知到创意和创作的升华!是邮票设计在美学观念上的一次融合,也是一次突破。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集邮协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陶瓷艺术家协会理事、文艺评论家、吉首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2025文化遗产主题集邮展览暨第二届京津冀集邮展览今天开幕
下一篇:军人寄国内普通包裹资费优惠30%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