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红色足迹|见证开天辟地

[日期:2025-07-01] 来源:集邮博览  作者: [字体: ]

从上海石库门到井冈山星火,从延安窑洞到西柏坡号角……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每一步,都在历史长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而邮票,作为“国家名片”,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将这些红色地标定格于方寸之间,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今天,让我们踏上邮票上的红色之旅,走进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韶山、广州农讲所的光辉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征程中凝聚的磅礴力量。

image.png


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原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既是党诞生的地方,也是党开辟保卫战线的起点。

image.png

普14 革命圣地图案(第三版)

革命圣地图案(第三版)普通邮票于1971年9月25日发行。其中,图11-8为“中共‘一大’会址”。1921年7月,在上海卢湾区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推派李达、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等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在此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票面图案为经修缮复原的会址。

image.png

普14 革命圣地图案(第三版)

11-8 中共一大会址





图片

1921年,党的一大召开期间,会场突遭密探袭扰、巡捕盘查,会议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在船上完成了大会全部议程。

image.png

J.178 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

中国邮政于1991年7月1日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两枚。其中,第一枚邮票“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会址”的画面呈暖色调,构图庄重。静静的水面映着南湖红船的倒影,船身焕发着金色的、柔和的光辉,把天与水映成一色,带给人们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深切追溯和无限遐想。

image.png

J.178  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

(2-1)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会址

图片


水明山秀的韶山,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红色革命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这里,见证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出生成长、求学求索、革命实践的光辉历程,传颂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这里,毛泽东同志开办农民夜校,开展农民运动,亲手创建了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以“星星之火”积蓄“燎原之势”。

image.png

T.11 革命纪念地——韶山

1976年12月26日,为纪念革命纪念地韶山,中国邮政发行了《革命纪念地——韶山》特种邮票,全套4枚。该套邮票的4枚图案,统一采用金色粗线边框,并将铭记、面值和票名、志号等文字,分别设计在边框外右侧与底部的白底上,既使画面保持完整,又显得醒目庄重。

image.png

T.11 革命纪念地——韶山

(4-1)韶山毛主席故居

第一枚“韶山毛主席旧居”的邮票画面描绘了毛泽东同志韶山故居的早晨景色,朝霞染红了茂密的丛林,染红了这座普普通通的农家房舍,创造出了一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的意境。 

image.pngT.11 革命纪念地——韶山

(4-2)韶山农民夜校旧址

在第二枚邮票“韶山农民夜校旧址”的画面上,一座绿树掩映下的白色建筑,门旁挂着鲜红的农民夜校牌子,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农民翻身的道路;从这座古朴的房舍里,仿佛隐隐约约传出了毛泽东和杨开慧的讲课声,革命的道理,通过生动的话语注入了农民的心田。 

image.png

T.11 革命纪念地——韶山

(4-3)韶山农民协会旧址

第三枚邮票“韶山农民协会旧址”的画面描绘了韶山农民协会旧址,原为引凤山下毛鉴公祠,透过那屋后的蓝天松林和屋前的绿地鲜花,当年“红旗卷起农奴戟”的农民斗争场景,仿佛如在眼前。 

image.png

T.11 革命纪念地——韶山

(4-4)韶山火车站

在第四枚邮票“韶山火车站”的画面上,蔚蓝色天空衬托着毛泽东手迹“韶山站”三个字,高高地竖立在韶山火车站站房的屋顶上,显得十分醒目;在韶山车站前的广场上,停着红色大轿车,一队队高举红旗的青少年学生,从祖国各地汇集而来,准备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陈列馆;整个画面开阔清新,充满着勃勃生机。




图片

广州是近现代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因革命历史和英雄辈出而得名英雄城。

image.png

普14 革命圣地图案(第三版)

11-1 广州农运讲习所

1971年9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了《革命圣地图案(第三版)》普通邮票,全套11枚。其中,首枚邮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的番禺学宫,曾是清代的高等学府。这里环境优雅,古香古色,郁郁葱葱。

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共产党人以“养成农民运动之指导人才”为宗旨,连续开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彭湃、毛泽东等人曾任所长(主任),周恩来、恽代英等人曾为教员,来自全国近800名学员,在此学习农民运动理论和方法,进行军事训练和农村实习。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培养农运干部的学校,对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

从上海石库门里点亮革命星火的中共一大会址,到嘉兴南湖上承载开天辟地伟业的红船;从韶山冲里走出的农民运动火种,到广州农讲所培育的革命骨干力量——这一枚枚邮票,不仅定格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瞬间,更铭刻着早期共产党人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壮阔征程。




来源: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关于启用《第二十五届上海马陆葡萄文化节》CX51型邮资机戳的公告
下一篇:第2118期 集戳打卡梦中情校 解锁专属青春勋章——《中国高校系列》邮戳卡来啦!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