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专访 | 展现浪漫浓郁的爱国情怀和探索精神

[日期:2025-05-26]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小鲁 [字体: ]
图片

中国邮政将于5月31日发行2025-8《楚辞》特种邮票1套6枚,为端午节增添一抹邮香,使人们在追溯传统、缅怀屈原之际,也能在方寸中感受炽热的爱国情怀和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这套由高云设计的邮票也是继《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诗经》之后,我国发行的又一套古典文学体裁邮票。

从文学特征到邮票定位

大量的案头工作是高云创作前的必修课。在广泛阅读各种版本的注释,充分了解《楚辞》的文体特征、邮票的内容和寓意后,他从画面、色调色彩、绘画语言等方面确定了这套邮票的设计思路。《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并将屈原的求索精神与家国情怀融入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形成了情感充沛、夸张修饰、想象力奇特宏大、辞彩赡美、节奏鲜明的审美特征。因此,邮票画面不能过于写实,而应夸张宏大;在色调上不能过于文雅,而应热烈浓郁并契合楚文化的地域特征;在绘画语言上摒弃西画的表达方式,而采用中国传统绘画以线造型的创作手法。

高云认为,在自己笔下的3套文学体裁邮票中,《宋词》邮票的画面内容生动、鲜活、具象;《诗经》邮票表达了原始、纯朴的思想情感,虽然画面中有抽象的元素,但更多的是写实;而《楚辞》邮票图案应以迂回复杂的方式表达深沉的情感寄托,体现深刻的寓意,而这恰是《楚辞》邮票的创作难点。

6个关键字解锁6枚邮票

高云以6个关键字概括了整套邮票的内容。

第1枚邮票“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屈原的《离骚》,大意是“只要是我追求的真善美,即使为之九死一生也不后悔”。邮票以摧枯拉朽的风、飘零的树木以及风雨兼程的人物形象为主图,表达了在恶劣的环境下仍坚守崇高理想、纵死不悔的信念。这枚邮票的关键字是“守”。

第2枚邮票“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大意是“前方的道路漫长又遥远,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探寻”。图案以黑山寓意黑暗,以太阳寓意光明,以光芒透过黑暗、人物形象向光而行,表达对真理和光明的不懈追求。这枚邮票的关键字是“追”。画面中云雾与光线巧妙结合,洋溢着神奇与浪漫的色彩。

第3枚邮票“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出自屈原的《九歌·国殇》,大意是“那些为国献身的将士,不仅具有勇于冲锋陷阵的气概,更具有誓死不屈的精神”。这枚邮票采用楚文化的代表性色彩——黑、红为主色调,描绘了狼烟蔽日的战场上,写着“楚”字的荆旗屹立不倒,象征尽管将士阵亡,但忠勇精神长在,表现了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这枚邮票的关键字是“魂”。

第4枚邮票“遂古之初 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出自屈原的《天问》,大意是“远古开始的情形,是谁把它传给后代?天地还没有形成,根据什么考察出来”。邮票以黑蓝色的连绵远山营造了深沉而神秘的氛围,寓意未知的宇宙;以孤独的人物形象直指苍穹,寓意对天地人生、自然生命的不懈探索,以及不畏艰险的理想追寻。这枚邮票的关键字是“问”。

第5枚邮票“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 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 更壹志兮”出自屈原的《九章·橘颂》,大意为“橘啊,你这天地间的嘉美之树,生下来就适应这方水土。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以橘树象征眷恋故土、忠于祖国、坚韧不拔、生死不渝的爱国情感。整枚邮票的色调和票中人物的衣服颜色都采用了橘色,寓意人即是橘,橘即是人,体现了深刻的反思。这枚邮票的关键字是“思”。

第6枚邮票“独耿介而不随兮 愿慕先圣之遗教”源自宋玉的《九辩》,大意为“独立耿直不随波逐流啊,愿缅怀前代圣人的遗教”。图案中以挺拔长青的松柏,寓意愿尊崇古圣先贤留下的教诲,傲骨铮铮、独立耿直而不随波逐流,表达了对先贤的追慕敬仰和继承前人遗志的崇高愿望。这枚邮票的关键字是“慕”。

浓郁的地域特征和人物形象在邮票中的作用

《楚辞》是一套地域特征极为明显的邮票。高云告诉记者,他在创作过程中参考了沈从文先生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资料》等专业权威图录和楚文化专家的建议,邮票上的人物服饰皆为宽袖、窄口,体现了简洁浓郁的楚风。邮票色彩以黑、红为主,使人联想起楚国漆器的颜色,契合楚国文化的基调。就连邮票上的人物动作也设计得颇为夸张,以呼应《楚辞》的浪漫风格。

6枚邮票中塑造了6个人物形象,他们是《楚辞》的作者屈原和宋玉吗?对此,高云表示,人物题材邮票的图案应以人物为主、景色为辅,例如,他的《张骞》《中国古代文学家(四)》等邮票作品;而《楚辞》是一套表现文学体裁的邮票,虽然每枚邮票中都绘有人物,但人物和景色、环境作为展现邮票思想内涵的图案素材,并没有主次之分。因此,邮票中的人物形象并不特指票中《楚辞》诗句的作者本人,仅是表达思想感情的符号,6个人物形象和衣服颜色也基本一致,没有太多变化,仅是动作不同。

入戏和出戏

高云可谓早年成名。1983年,年仅27岁的他以《罗伦赶考》连环画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之后,他与刘海粟、钱松喦、亚明一起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并出席了第四届中国美术家代表大会,他的80幅连环画《长生殿》也获得第三届全国连环画绘画创作最高奖。才华和勤奋赋予高云巨大的成功,也引起时任邮票发行局总设计师邵柏林的关注。

1987年,高云以特约设计师的身份应邀创作了《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诞生四百周年》纪念邮票,首次涉足邮坛的他也开启开挂模式,该票在当年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中一举夺得最佳邮票桂冠。

正因为对古典题材绘画下过功夫,又对邮票足够熟悉,高云对《楚辞》邮票的创作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认识。“邮票设计不仅要入戏,还要出戏。”他意味深长地说。

入戏是为在艺术上超越自我。中国画讲究目识心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学识修养为底蕴,以过硬的笔墨功夫为支撑,托物言志是中国画追求的至高境界。高云希望能在这套邮票中,以恣意洒脱的笔蕴,呈现浪漫、诡奇、宏大,乃至人格化、理想化的《楚辞》。

出戏是为邮票能被大众接受。邮票是“命题作文”,邮票的设计过程就像戴着脚镣跳舞,不像单纯的艺术创作那样自由发挥。他在追求艺术超越的同时也不忘俯下身来接地气,因为艺术为人民服务,古典题材邮票也应符合时代和大众的审美需求。“我知道,有很多双眼睛在看着我,既有邮票编辑、楚文化专家,还有其他画家,更多的是广大集邮者。”高云笑道。

细节体现重视和责任心

《楚辞》邮票的发行时间原定为4月23日。4月初,中国邮政宣布,邮票的发行时间调整为端午节,将《楚辞》与屈原、端午节等相关元素紧密联结,使这套邮票的文化内涵更为深厚。细心的集邮者从公布的邮票图稿中还发现,原定的第6枚邮票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高云透露,这枚邮票原来的内容为“悲哉 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其“悲秋”主题虽然在文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但在画面意境上难免萧瑟悲凉,与整套邮票积极向上的基调相悖。经审议,这枚邮票后改为“独耿介而不随兮 愿慕先圣之遗教”,二者同样出自宋玉的《九辩》,但更为积极向上。

高云告诉记者,在邮票的创作过程中,邮票发行部门一直与他保持密切沟通,邮票编辑对邮票的表达方式提出了很多建议,有关领导还特意去南京看望他。邮票图稿顺利通过评审后,专业邮票设计师夏竞秋又对整套邮票的色调进行了统一调整并完成了版张设计,使《楚辞》邮票与已发行的文学体裁系列邮票一脉相承。邮票上只印有6句代表性诗句,版张边纸上则以缩微文字的形式展现了6首《楚辞》全文7000余字。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邮票发行部门对这套邮票的重视和对集邮者负责的细致考量,令他感动不已,也使他对“国家名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小鲁
编辑:高阳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小邮邀你出发吧!新疆~
下一篇:首家南海文化主题邮局在琼海隆重揭幕,中国集邮有限公司同步首发《深蓝宝藏》系列邮品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