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甲辰年钟声敲响,郭承辉就迈入了人生旅途的第5个龙年,属于花甲之人了。他是著名设计师、邮票设计师,广东天一文化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董事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系集中国邮票、中国钱币、中国彩票、中国印花税票4种有价证券设计于一身的艺术家。对于广大邮迷来说印象最深的是郭承辉为第二轮生肖邮票《庚辰年》的设计者之一。
已经过去23年了,谈起当年设计《庚辰年》邮票时的情景,郭承辉记忆犹新。

1999年初,黄里老师联系他说:“明年是生肖龙年,小郭你属龙,邀请你一同创作和设计龙年生肖邮票。”郭承辉当即说:“太好了!”两人相识于1996年,那年年底发行的《香港经济建设》特种邮票,便是他们两人与阎炳武先生一道设计的。很快,黄里便拖着一大行李箱从北京飞到了广州,入住在东湖宾馆。东湖宾馆坐落在美丽的东湖公园旁,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当时是广东省委组织部招待所,也是郭承辉当年天一设计工作室的所在地。黄里到来后,两人围绕几套邮票选题,每天交流创作的构思,翻阅大量资料。每当交谈过程中有奇思妙想迸发之时,便随即拿起笔纸勾勒出各种草图,有关造形、色彩、构图、平行设计等不同方案积累了一大摞。“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激情,常常干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就这样两人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5套邮票的创作设计,即1999-20《世纪交替 千年更始——20世纪回顾》、2000-1《庚辰年》、2000-6《木兰从军》、2000-25《中国古钟》和1999-10《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二十五周年》(未用)。

幸运的是,前4套邮票的设计方案都被评审入选发行。这也成为当年集邮界的一个热点事件,即20世纪“关门票”与21世纪“开门票”的创作者相同。郭承辉告知,在两个月的创作中,《庚辰年》耗费的时间与精力相对较多,草案阶段做加法,定案阶段做减法,直至减到放弃色彩的表现,用了极色与留白,整合千年中国文化不同朝代的视觉元素,其进入创作的状态有点难以自拔。

郭承辉说,中国的生肖文化是拟人化与拟神化的演义过程,把动物之精神演绎成人的性格和人间哲学,12种生肖对应时间的天干地支形成相生相克的宇宙观。其中龙是最独特的化身,它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又是12种生肖动物中虚拟的神化的动物,是一种精神象征,是一种神圣图腾。在创作过程中,郭承辉与黄里达成一致原则——创意先行,设计在后。于是,两人在不断深入思考中解构主题的内涵,又用各种手法进行演绎呈现。在郭承辉的印象中,《庚辰年》的手稿有几十稿,第1枚选定的主图取材出土于陕西的一块汉代瓦当上的青龙纹,以瓦当的侧面龙形象为造形构图,再加汉像砖水浪纹作氛围底图,让整体调性有一种高古的审美;第2枚是书法主题的表现,龙字的演变丰富多彩,从甲骨金文到碑刻墨迹,其字形苍劲有力,笔划结点凝聚,厚重充满激情,为了让两枚邮票能表达出文化历史长河的宽广维度,几经比较、挑选才确定了唐代张旭的狂草,底图是明清木刻版画的旭日东升纹样。他说:“这两枚邮票的元素跨越千年,汉砖、瓦当、唐草、清纹都用上了,无不让人感叹中国文化长河之浩瀚辉煌。”创意与图形完成后就是色彩的创作,这也是一个难点。郭承辉继续介绍说:“红底黑龙图是我们当初在各种色调中选出的经典方案,比如黄底配黑龙图充满皇帝色调,也体现龙为天子与君子之象征;又比如藏蓝底配柠黄龙图,也是开阔深遂的龙气象征。但所有这些深含中国色彩美学的方案,后来都没采用。最终我们大胆挑战了作为邮票印刷和收藏的一大难点:金底,大实底印金,后压印雕刻版黑龙图,而书法图则留白无色。”让黄里、郭承辉两位设计师当时倍感欣慰的是,这一具有突破意义的方案与构想,得到了评审委员会专家的肯定以及北京邮票厂的技术支持,印制效果精彩地呈现了这一创意和设计。《庚辰年》邮票发行后反响不错,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第二轮生肖邮票中占据了“龙头”地位。第1枚“祥龙腾飞”,以暗金色作为整枚邮票的背景,显得高贵大气、儒雅古朴,并配有水波作为底色花纹,即呈现出立体的动感,动感立体的背景衬托着栩栩如生的瓦当青龙纹,宛如一条神龙游走于波涛翻滚的江河之上,即将腾飞,显著醒目,让整枚邮票显得古香古色、典雅贵气,既彰显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征,又突出了主题思想,令人过目不忘。邮票第2枚 “旭日东升”,整枚邮票以一个草书的单字“龙”为主体,好似一条游龙跃然于纸上,用自己的身躯形成一个“龙”字。背景的白色令它更加醒目,在海浪中冉冉升起的旭日,给这个字注入了灵性,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对于邮票上的“龙”字,有介绍说是我国唐朝著名书法家怀素的作品,还有的说是明代著名书法家吴亮所书。郭承辉明确表示,这个“龙”字取自唐朝著名书法家张旭的作品。邮票创作是方寸之间呈气象,“缩龙成寸”方能有大气之作。郭承辉说:“倘若再设计、再创作,我想留白更多,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龙的气象不可尽言,龙之形象不可尽显。”
2000年是中国农历庚辰年,也是人类进入新千年的开端之年,各种迎千禧年、跨世纪的创作和活动丰富多彩。上海邮政策划了一场集邮跨世纪的签名活动,郭承辉和黄里一道受邀在上海与上万名集邮者见面,以首日封、明信片、纪念戳等集邮作品共迎新世纪的开启。2000庚辰龙年,世界钱币协会向各国发出邀请,共同发行新千年主题纪念币,迎接人类进入新的千年,各国纪念币共享主题——《下一千年的人类》。郭承辉受中国金币总公司的邀请,参与《千禧年金银纪念币》的设计。这枚币一共发行了8个品类,不同重量,有纯金纯银、金银混合等,包括首次发行10公斤一枚的纯金纪念币共20枚,其中一枚曾以773万元的拍卖价格成为收藏界的“金币王”。这枚金币的创意是“记录时间·唯有时间”,郭承辉用手表表面的平面结构设计了这枚金币,圆形边缘一周是下一千年人类生存所需的十二元素:天、地、日、月、和平、粮食、森林、居所、网络、DNA、卫星、太空。其中纵横坐标的方置分别对应“天地日月”,均用汉字篆书呈现;圆形的中央是一只眼睛,眼球瞳孔是地球,示意人类可以离开地球而重新审视地球。“巨龙脚底下我成长”。23年过去了,郭承辉的艺术创作空间大大拓展,形式和手法也丰富多样,有大幅丙烯创作,有漆艺箔金的制作,还有长锋纸本上的描绘。回首一路走过的这些历程,他说,2000年《庚辰年》龙邮票作品像埋下一颗种子,仿佛这20多年间在不断延续当初学习研究“龙”文化与艺术。(除说明外,附图为2000-1《庚辰年》邮票设计方案)
来源|《集邮博览》总第442期,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郭承辉忆《庚辰年》特种邮票的设计,作者:危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