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辰龙献瑞 — “邮票国家队”在生肖票中的第一次合力呈献

[日期:2024-02-05] 来源:集邮博览  作者: [字体: ]
参与《甲辰年》邮票雕刻,是我第四次雕刻生肖邮票,前三次分别是《戊戌年》《壬寅年》和《癸卯年》。雕刻版是依据邮票原作的绘制风格进行二次创作,这4套生肖邮票有写实、有写意、有兼工带写、有装饰……在探索雕刻语言的“中体西用”方面,可以说不同风格的布线方式我都尝试过了。

2024年《甲辰年》邮票的设计竞标我也参与了,并顺利进入半决赛圈。我个人偏好宋代之前的兽形龙的造型风格,其灵动、纤瘦、飘逸。邮票图稿最终中选方案是王虎鸣老师的明清龙造型,这并不意外,因为明清龙在大众审美中的认知度更高,“人民邮政为人民”,金龙灵动宛转而不失庄重敦厚,祥瑞福臻而不失朝气蓬勃,高度契合了喜庆祥和、迎吉纳福的民间审美取向。其中第一图“天龙行健”中的金龙源出九龙壁,第二图“辰龙献瑞”取材于汉代“祥龙拱璧”,主打金、红、黑三色,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甲辰年》邮票第一图的雕刻相对简单,重点是突出舞动的金龙的轮廓线,注意鳞片、须髯等细节与整体动势的主次关系,以及套印后胶印层与雕刻线的相互影响。第二图的雕刻相对难一些,两条对称的平面装饰化的金龙,需要雕刻语言去充实内容。可以说,这种需要“无中生有”的雕刻创作难度要大于写实风格的雕刻,它给雕刻师更广的发挥余地和创作空间。邮票雕刻图稿的评审时间已是2023年10月中旬了,考虑到后面的工艺试样、签样时限,综合专家评审意见,上级部门决定难度大一些的第二图由我来完成雕刻布线。

我在布线时基于以下几点考量。

图片

1


一、延续原作的创作风格,为平面化的图案增加层次感。原稿中,借鉴了汉代“双龙纹铭文大玉璧”的平面装饰化的造型特点,龙纹与卷草纹结合,轮廓线条流畅优美。我在创作时选择了同样流畅弯曲的长线,随顺轮廓线的“势”,从龙头画到龙尾,气韵连贯通畅。同时通过雕刻线的粗细和疏密,以及适量加入的雕刻点,将平面化的龙塑造出丰富的层次感,以期将静态的二龙画出灵动之势(图1)。难度较大的部位是头部的雕刻,根据原稿的轮廓线推断出龙的五官和龙角的结构、前后层次关系,再用装饰化的线条完成创作(图2)。

图片


二、在细节处理中增加传统文化元素,让雕刻更丰满和有趣。在双龙底部中间的圆形里,我加入了传统阴阳双旋的图案,于细微处增添传统文化的元素(图3)。邮票中间的图案接近《癸卯年》邮票第二图的设计形式,布线方式也与这套邮票相同。

图片


三、邮票整体呈现出更足的雕刻味儿。在雕刻竞标开始时,王虎鸣老师就要求增加生肖邮票的雕刻味道。相对于第四轮生肖邮票的其他几套,这次布线我运用了比较粗的线条,以保证套印后的雕刻效果依然清晰明显,层次丰富,用王老师的话说就是“生肖票终于有了雕刻味儿”(图4)。

图片


《甲辰年》邮票是设计及雕刻都由“邮票国家队”担纲的第一套生肖邮票,期待集邮者们关注,愿这套邮票如发行部门所愿,为大家带来“大气、贵气、瑞气、喜气”。
图片


来源|《集邮博览》总第442期,辰龙献瑞 — “邮票国家队”在生肖票中的第一次合力呈献,作者:原艺珊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红”与“黑”的变奏曲 —《甲辰年》“天龙行健”邮票雕刻记
下一篇:巨龙脚底下我成长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