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了清明节,本日的干支五行吉祥色是天青色和橙色。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清明时节,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此外,清明节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节日,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2015-4 二十四节气(一)
(6-5)清明
设计者:刘金贵、王虎鸣
发行时间:2015年2月4日
在古人心中,白桐花开的日子稍微迟一些,恰好又在清明之时,所以以此作为清明节到来的标志。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开始出来活动,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
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后续渐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逐渐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定型的节日,包括了踏青、打秋千、蹴鞠、斗鸡和插柳等风俗。
清明节打秋千者最初主要是女性。唐宋时期,打秋千成为清明节的重要内容。古人认为,打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荡的越高,生活过的越美好。元明清三代,清明节打秋千随处可见,人们也将清明节称为“秋千节”。
2017-13儿童游戏(一)
(6-4)荡秋千
设计者:景绍宗
发行时间:2017年5月31日
蹴鞠是足球运动的早期形式,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流行。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的情景。杜甫的《清明》一诗中有“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二句,说明蹴鞠活动在唐代相当普及,已经成为清明节时广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T113中国古代体育
(4-4)蹴鞠
设计者:周京新
发行时间:1986年12月20日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
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
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
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
不妨游衍莫忘归。
这首诗是宋代“理学派”的作品。前面写郊外踏春,后面写春游所得的感想。清明的原野那样美丽,乡间的景色清新如洗,飘着落花的流水明洌,对疲惫的人来说最好的休息就是坐下来注视那好像会说话的流水。
面对渐飘渐远的落花,诗里人想到了时间的珍贵,想到了聚少离多的世事,更想到了朋友。他认为人生中会有的事物感情,也终究有一天会烟消云散,好高骛远不如抓住目前,珍惜今天所有的美好就是珍惜了自己的一生。
2010-8清明节
(3-2)踏青
设计者:刘赦、康凯
发行时间:2010年4月5日
清明节吸收了三月初三上巳节的内容,踏青、和以临河洗浴祈福消灾为主的袯褉等风俗也归入清明节。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举行“袯除畔浴”活动期间的重要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其为“袯褉”,此后又逐渐增加了祭祀、宴饮(如曲水流觞)、游春等内容。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书法家王羲之召集了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办了兰亭雅集,并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这次兰亭雅集举行了修褉、祭祀等仪式,也进行了曲水流觞活动,突出了咏诗论文、饮酒赏景,对后世影响深远。
2010-11中国古代书法——行书
(6-1)兰亭序
(6-2)兰亭序
设计者:王虎鸣
发行时间:2010年5月15日

撰稿:杨斯沫
海报、图片编辑:吴大卫
编辑:宋郁瑨
排版: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