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漫谈
JIYOU MANTAN
据记载,英国“黑便士”邮票发售的当天,不列颠博物馆的约翰•爱德华•格雷博士(John Edward Gray 1800-1875)即从邮局购得邮票,作为实行均一邮资制的物证加以收藏。他被认为是最早收集邮票的人。而当初收集邮票的人多是妇女和儿童,因为邮票印制得小巧美丽吸引子他们,妇女用邮票美化居室,儿童把它当作玩耍的画片。1841年10月29日,英国《泰晤士报》刊出一则伦敦妇女的启事,大意是她要装裱居室,征求大量的信销邮票。晚清外交官张德彝(1847-1918,曾任驻英大臣)在其所撰《欧美环游记•再述奇》同治七年十一月初六日(1868年12月19日)笔记中,对英国妇女收集邮票有这样的记述:“闻英国于二三年前,有种陋俗,凡收得信票者,张贴壁上,以多为贵,相习成风,女子有因无许多信票而不得嫁者。”
“集邮”一词的英文为“Philately”,它源于法文新词“Philatélie”,由希腊文Philo(爱好)和Ateleia(凭证)组合;最早出现在海尔宾(M. Gustave Herpin,法国)于1864年11月在法国《邮票收集者》(Gollectionneur de Timbre-poste)发表的文章中,海尔宾称邮票收集活动为“Philately”。此后,这一词汇被收藏沿用至今。
19世纪50年代,发行邮票的国家和地区已增加到十多个,邮票的种类、数量增加,邮票图案内容也出现变化,从而引起社会各阶层中更多的人收集邮票的兴趣。收集目的由最初的美化居室,以多为贵,逐渐转向收藏、欣赏和研究。1852年,比利时人温地美伦(Phillip Vandermailen 1795-1869)将收集到的88枚邮票放在镜框里,送到布鲁塞尔的一个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上展出,供人们观赏,这就是最早的邮票展览。
1861年,法国人奥斯卡•菜弗奥尔特(Oscar Berger-Levrault 1825-1903)将各国发行的500多种邮票编印成一本名为《邮票》的小册子,赠送给集邮者,这是最早的邮票目录。
随着集邮活动的开展,一些集邮者对邮票的纸张、水印、齿孔进行分辨与研究。法国人勒格兰(J. A. Legrand 1820-1912)先后发表《谈水印和印刷邮票的纸张》、《关于邮票齿孔的研究》等研究论文,并由他率先提出子邮票齿孔的计量方法,并发明了至今仍在使用的量齿尺。1862年纽约的阿普尔顿公司推出了最早的集邮用品——集邮册。过了几年,又出现了不伤邮票的胶水纸和护邮袋。
随着集邮人数的不断增加,1865年法国巴黎出现由海尔宾组织领导的集邮俱乐部。1869年英国“伦敦邮学会”成立,后改称“英国皇家邮学会”。集邮出现群体组织,表明它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集邮活动开始发展为一种组织有序的活动。在欧美一些国家出现集邮群体组织后,1872年和1876年在德国,1878年在法国巴黎先后召开过国际性集邮会议,促进了国际性的集邮交流活动。

随著集邮活动的发展,1852年,比利时人让•巴蒂斯特•莫恩(Jean-Baptiste Moens 1833-1908)在布鲁塞尔开设的书店内兼做起买卖邮票的生意。1856年,英国人斯坦利•吉本斯(Stanley Gibbons 1840-1913)在普利茅斯开设了吉本斯邮票商店,1881年迁到伦敦,后几易店址。1893年曾在斯特兰德大街391号,现在该街399号,是世界最著名的邮票商店之一。1860年,英国伦敦出现露天邮票交换市场。1863年,德国菜比锡出现第一本供买卖邮票使用的商品目录。1865年,在法国巴黎出现邮票拍卖活动。至19世纪60年代末期,欧美一些国家的邮票商业活动很活跃。
19世纪60年代,集邮活动在社会上已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关的集邮刊物、文学作品相继出现。1862年英国利物浦的爱德华•穆尔公司开始出版专门性集邮刊物《广告月刊》。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创办的名为《一年到头》的杂志刊出了以集邮为题材的短篇文学作品《我侄子的邮集》。1864年,一部描写在露天市场做邮票投机生意的话剧《贝诺阿顿一家》在法国巴黎上演。
19世纪最大的邮票收藏家有菲利浦•冯•费拉里(Philippe Von Ferrari 1848-1917)托马斯•凯伊•塔普林(Thomas Keay Tapling 1855-1891)和弗雷德里克。布赖富斯(Frédéric Breitfoss 1851-1911),这3位收藏家被公认是当时收藏数量最多、价值最大的邮票拥有者。

1870年,在德国德累斯顿出现首次独立的邮票展览。1881年11月13-20日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国际邮展,大英博物馆集邮藏品主管詹姆斯.麦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则记载:1887年,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举办了第一次国际集邮展览,法兰克福地方邮政并为此发行5枚不同颜色的1芬尼邮票,还印制了5种印有皇太子弗雷德里克•威廉像的签条。
至此,集邮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并很快形成一种社会性的文化活动,它为社会文明史增添了新内容。
来源|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