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第1519期 癸卯寄福 同圆共生 | 《新京报》对话常沙娜、刘魁立,畅谈兔年邮票文化内涵

[日期:2022-09-11] 来源:中国集邮  作者: [字体: ]

生肖,也叫属相,是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记人的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从这个概念诞生起的上千年,中国围绕着生肖动物产生了诸多文化现象、民间风俗。作为“国家名片”,邮票的内容包罗万象,而生肖作为其主题是从1980年开始的,每年发行一套,至今已连续发行43年。以12年为一轮,目前进入了第四轮发行周期。2023年是兔年,元月份即将发行兔年邮票,该套邮票由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黄永玉设计,他也是第一套猴年生肖邮票的设计者。新京报专访中国著名艺术设计教育家常沙娜,以及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听他们解析邮票中的文化内涵。


此次发行的兔年邮票有两枚,第一图“癸卯寄福”,描绘了一只活泼睿智的兔子一手执笔、一手拿信。第二图“同圆共生”,描绘了三只不同颜色的兔子首尾相接、奔跑不息的场景。背景装饰了一轮明月,并点缀玉兔捣药纹饰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曾在《中国人的时间制度》一文中描述了中国人对月亮的特殊情感,是把月球这个天体看成与人间世界雷同的一个所在。“那里有巍峨的建筑——广寒宫,那里有神圣的植物———砍不倒的桂树,那里有可爱的动物———捣药的白兔,那里有从人间飞到天上、升格为神的嫦娥、吴刚,那里是人间的缩影,人间的美化。对于月亮这样一个天体,我们一往情深,月亮成为我们象征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采访中他称赞“同圆共生”的画面醒目又吉祥,“因为这个都是在年初发行,它带有一点贺年的味道,给人一种非常愉快的感觉。”


图片

刘魁立
受访人供图


对于三只兔子互相追逐的画面,他解读为其中体现了“一个所谓阴阳合力的中国人的时间概念”。“假定把它作为生活来看,那就是虎年过去之后来到兔年,这样就是循环往复交替的概念”。


而提到三只兔子,则不得不把它们与著名艺术设计教育家常沙娜联系在一起。作为“敦煌的女儿”,常沙娜与父亲常书鸿一样,都为推广中华文化奉献了一生。她在林徽因的指导下,将敦煌壁画中的图案进行再开发,让敦煌文化得以与时代共振,为大众所用。


图片

常沙娜
摄影:新京报记者吴龙珍


邮票“同圆共生”的设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敦煌的“三兔共耳图”,在敦煌很多洞窟的方形藻井上,都能看到三只兔子共用三只耳朵,以圆心为中心互相追逐永无止境的画面。在新京报专访中,常沙娜向记者讲述了三兔共耳的历史。


敦煌莫高窟有1000多年的历史,开凿历史从十六国直到元朝。因为其中体现的璀璨的中国古代文明和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它在近现代被学界发现并开始研究。常沙娜年少时就跟着父亲常书鸿在那里学习临摹莫高窟历代的壁画和彩绘。经过那段时间,她积累了深厚的童子功。“我在敦煌的一个藻井上看到了三兔的图案设计,三兔组合得非常好,结构、构图各方面都符合建筑的需要,三只兔子的耳朵能互相用上。而且,这个图案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设计的,都是一些画工或者技师绘制的,后来慢慢成了一种特色,成了很重要的装饰图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敦煌的三兔共耳演变成了邮票“同圆共生”。对于文化的传承创新,常沙娜坦言:“传统文化的艺术,一定要让年轻一代好好地学习研究,好好地结合现代生活的需要创新发展,而不是把原来的东西重复。”


刘魁立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所有的文化事物、文化对象,都有一种自创力。自己外溢了之后,它自己会归拢它、调整它,不至于让它跑得太远。(传统文化)就像一条河似的,它会不断朝前走,在走的过程中,可能开辟新的道路,但它还是会流下去。”他认为传统文化的发展一定不是在原地故步自封,只要它的内涵足够丰富,将来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就足够。



首发:《新京报》

转载自:《新京报》

编辑:宋郁瑨

排版:孙旗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第1518期 双节同乐 | 丹桂飘香赠恩师 花好月圆庆中秋
下一篇:关于启用“《癸卯年》特种邮票图稿发布”数字化防伪邮资机宣传戳(打印型)的公告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