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第1482期 小暑|不怕南风热 能迎小暑开

[日期:2022-07-07] 来源:中国集邮  作者: [字体: ]

图片

今天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今天的干支五行吉祥色是橙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两个节气有紧密的关系,小暑是炎热的开始,而大暑则可谓是一年中炎热的顶点。因此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民谚。


图片

节气物候

一候温风至

二候蟋蟀居壁

三候鹰始挚


温风即热风,东汉王粲的《大暑赋》中有“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之句,“熹”为炙、烤之意。蟋蟀是阴虫,天越凉离人越近。正如《诗经·七月》中的描述“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此时阴气刚起,蟋蟀羽翼初成,不能飞行,故只能居其穴壁。此时,鹰已经先感知到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了。春时,鹰感温和慈柔而“化为鸠”,现在又感秋气将临而变回凶厉。


图片

2016-10 二十四节气(二)

(6-5)小暑

设计者:刘金贵、王虎鸣

发行日期:2016年5月5日


节气民俗

在民间,小暑有“食新”、吃饺子、吃炒面等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以求保佑风调雨顺。此外,在农历的六月初六这天,民间有晒书画、衣物的习俗。据说此日晾晒后,可以避免被虫蛀,所以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

节气诗歌

图片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赏析:忽然之间阵阵热浪排山倒海般袭来,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这一场场降雨,门窗上已有潮湿的青霭,院落里里长满了小绿苔。鹰感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蟋蟀羽翼开始长成,居穴之壁。


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小暑之情、小暑之景。

先贤哲思

司马光,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西夏县涑水乡人。洛阳独乐园由司马光建造,是其园居、交游和著书的场所,司马光在这里生活长达十二年之久,整座园子格局疏朗,建筑、池溪、花木各有妙处,景致朴素清雅,富有典故涵义,充分体现了司马光的审美意趣。


独乐园最有名的便是“独乐七景”:读书唐(董仲舒)、钓鱼庵(严子陵)、采药圃(韩康)、见山台(陶渊明)、弄水轩(杜牧)、种竹斋(王子猷)、浇花亭(白居易)。以上七位古人都是司马光所仰慕的先贤,每一位古人分别与司马光的某种个人追求相契合,又分别与一种园林景致和相应的园居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独乐园的造景主题。


图片

《忠清粹德——司马光诞辰一〇〇三周年》

个性化邮票

设计者:袁熙坤、吴大卫

发行时间:2022.6.27


董仲舒刻苦治学、弘扬儒学,正是司马光一生坚持的基本理念;严子陵不求富贵、韩康不求虚名,正是司马光所注重的人格操守;陶渊明隐居田园却不忘庙堂,正是司马光居洛期间的内心写照;杜牧于水畔结亭,王子猷爱竹,白居易酿酒浇花,都代表了一种宁静澹泊的生活态度。园中的厅堂、小庵、药畦、高台、小轩、竹林、亭子等景致以及读书、垂钓、采药、见山、弄水、种竹、浇花等园居活动与七个典故一一对应,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撰稿:李康

图片、海报编辑:吴大卫

编辑:宋郁瑨

排版:孙旗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重庆:7月27日将举行第42届全国佳邮评选颁奖活动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00周年”题材数字化防伪邮资机宣传戳实寄封片套装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