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从五四运动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共一大的秘密召开、抗日战争游击战的打响、遵义会议的召开、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如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在困境中一路成长,在挫折中不断前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引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不禁慷慨激昂,心潮澎湃。
邮票作为“国家名片”,在方寸之间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波澜壮阔的党史,展现了共产党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中共七代大会纪念》纪念邮票
山东战时邮务总局发行
发行日期:1945年10月
纪3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设计者:周令钊、钟灵、陈若菊
发行日期:1956年11月10日
J.23《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设计者:万维生
发行日期:1977年8月22日
1998-30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纪念邮票
设计者:苏海一
发行日期:1998年12月18日
J.86《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设计者:卢天骄
发行日期:1982年9月1日
J.14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设计者:康人平
发行日期:1987年10月25日
1992-13J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设计者:雷汉林
发行日期:1992年10月12日
1997-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设计者:于万新、陈晓聪
发行日期:1997年9月12日
2002-21GM《黄河壶口瀑布》(金箔小型张)(T)
设计者:阎炳武、刘弘
发行日期:2002年11月8日
2007-2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设计者:陈幼林、王戈
发行日期:2007年10月15日
2012-2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设计者:许开强、饶鉴
发行日期:2012年11月8日
2017-2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设计者:马立航
发行日期:2017年10月18日
2017-26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小型张
设计者:马立航
发行日期:2017年10月18日
2021-13《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特种邮票
设计者:于雪
发行日期:2021年6月20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既体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治自信,又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求,特别是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大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两个结合”是彰显文明自信、饱含文化自觉、赓续中华文脉的生动典范。深刻认识“两个结合”、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必须建立在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站稳中华文化立场的基础上。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深刻认识和把握“三新一高”要求,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国之大者”。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内核和标识。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绵延不绝,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文化滋养与精神支撑。迈入新时代,中国集邮有限公司守正创新、推陈出新,坚持文化赋能、科技赋能,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精心打造中国邮票设计师之家主题邮局,举办“国家名片紫禁瑰宝”故宫主题邮票特展,持续开展“文脉·国脉”文化大讲堂,开办播放量已突破百万的喜马拉雅“集邮电台”,通过多元视角,弘扬集邮文化,向世界生动地讲述邮票上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今年,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我们将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进一步增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定“人民邮政为人民”的理想信念。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深入学习领会集团公司深化改革发展的各项战略部署,了解新时期行业发展趋势和数字经济浪潮下集邮改革创新的路径。铭记历史,服务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为中国邮政的“二次崛起”贡献集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撰稿:朱弘宇
图片、海报编辑:于童
编辑:宋郁瑨、梅雪娇
排版: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