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山教授是著名画家和设计家,也是大家熟悉的邮票设计家,为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他曾设计各类题材邮票多套。
以生动的视觉语言展现水电站雄姿
两座水电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工建设并建成投产的装机规模最大的两个能源基础设施工程,也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骨干工程,与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水电站构成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水电建设》为2022年增加的邮票选题,郭振山受邀参与了本套邮票的设计,经过专家严格筛选得以中选。谈及邮票的创作,他认为:首先要从创作的基本原则做起,一是从邮票的特点、水电站构造、视角、透视及票面的总体布局等,综合体现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的壮观景象;二是以水彩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综合写实与意象的艺术表现手法,艺术地再现两座“大国重器”的雄姿,透视出新时代我国水电站建设的伟大壮举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邮票内容、规格与编排上,“乌东德水电站”与“白鹤滩水电站”两枚邮票均为常规的50毫米×30毫米(30毫米×50毫米)票型,选择横竖编排的形式;对应两枚的横竖票型,大版的编排采用分组编排并配以边饰的形式呈现,在传统的形式中传递出了一些创作的新意。
这是继《二滩水电站》邮票小型张之后,郭振山第二次“触电”。他表示,这既是对自己既往设计的追忆,又是站在新的起点上融合该题材创作的经验与艺术的感悟,以此推动艺术创作水平不断提升的有益探索,希望以最典型和动人的视觉语言展现水电站的雄姿并记录于“国家名片”。其中包括构图、元素的选择,艺术表现技巧等,综合考量绘画、设计与印刷工艺等因素,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讴歌工程的伟大和建设者的奉献与智慧,共襄新时代中国水电站建设之盛举,同时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精品力作,奉献给广大的水电建设者和集邮爱好者。
让人置身壮美山水间感受工程奇观
为了突出展示水电站建设的伟大壮举,郭振山注意把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的强大功能和地貌特征展现在邮票上,将各组成元素、角度、视线等确定为设计的主要因素。
乌东德水电站作为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各项数据堪称中国水电建设的奇迹,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工建设并投产的第一个千万千瓦级的世界级巨型水电站。乌东德大坝共分为15个坝段,拦河拱坝高270米,属于300米级的高拱坝,坝顶的弧长达到了326.95米。坝体高,对应的蓄水水位也高,乌东德大坝是金沙江下游四大梯级中的第一级,奔腾数千千米的金沙江在此截流,坝前与坝后水位落差巨大,泄洪场面相当壮观。大坝主体位于金沙江下游的峡谷处,两岸边坡陡峭,河谷非常狭窄,自然边坡高且陡峭,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乌东德水电站“纤细”的身姿。
郭振山在第1枚邮票创作上,主要描绘了周边的山体、大坝元素及泄洪的场面,坝体两边的山体将大坝居于中间位置,采用近乎与坝体平视略高一点的视线,这样可以将坝体顶部的构造较充分地展现,同时也将坝前、坝后水位的落差及山体的组合形态完整地展现了出来。波光粼粼的水波在水面上轻轻摇荡,碧绿碧绿的水色十分清澈,而远处层叠交错的山体则展现出水电站周边优质的生态环境,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工程。大坝采用表孔和中孔双泄洪的状态,景象极为壮观。
白鹤滩水电站作为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单机容量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的水电站,被誉为当今建筑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其上游与乌东德梯级电站相接,下游尾水与溪洛渡梯级电站相连,是金沙江下游(雅砻江口—宜宾)河段4个梯级开发的第二级,其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是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全部实现了100%国产化。白鹤滩水电站拦河坝为双曲拱坝,坝顶高程834米,最大坝高289米,大坝坝顶弧长约209米,分30条横缝,共31个坝段,泄洪设施包括大坝的6个表孔、7个深孔和左岸的3条泄洪隧洞。
郭振山介绍,这一枚邮票创作上主要运用的是横贯左右大坝与围堰元素及泄洪的场面,用高视点透视法,采用鸟瞰图空中全景的展示形式,大坝及表孔结构清晰呈现,展现出了建设者们精湛的技艺,还有大坝壮美的身姿与壮丽的景色。徐徐升起的云雾更是使大坝周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坝体采用中孔泄洪,水流表现更加真切,也拉近了与视者的距离,仿佛将观者置身于气势磅礴、壮丽秀美的山水之间,去体验中国乃至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
蓝绿主色调透射出自然与文化特征
回顾并总结多年来水彩画艺术创作经历,郭振山认为,水彩画颜料的透明性,可以让画面产生一种明澈的视觉效果,而水的流动性会生成淋漓酣畅、自然洒脱的意趣,与这套邮票的题材构成了完美的契合,由此可以说也形成了这套邮票的亮点。考虑到色彩搭配所产生的效果,对应本套邮票以水为核心内容的题材和所处的川滇地域等自然条件等因素,邮票票面采用了蓝绿色为主的色调,既对应了水电站题材,又展现出了水电站所处地区的自然与文化特征。
参与邮票设计近30年来,郭振山深感邮票创作与平时创作的难度与不同。他说,邮票创作有其独有的特点:一是内容重大。就他自己业已设计的《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会议·中国》《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海南博鳌》《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等邮票来说,无一不是重大题材,而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是新时代“大国重器”,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安装,是当今世界在建两个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世界级的水电工程,内容和意义极其重大。
二是创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他说,邮票既是流通的有价证券,又是一种传播文化的独特方式,它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客观的内容或精美的图案,更多的是向人们传递内在文化意蕴,对创作人员要求无疑是越来越高。这次设计《水电建设》邮票,不仅要表现出水电站工程的面貌,还应表现出它的大气与深远意境,同时还要展现新时代祖国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景象。
三是创作必须与时代同行。艺无止境,唯有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久久为功,将艺术创作融入到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才能不负时代发展要求,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
来源|《集邮博览》总第424期:置身秀美山水间,感受工程壮观气势— 郭振山谈《水电建设》特种邮票的设计,作者:危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