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消逝的电波—天津电报历史展》将在天津举行
[日期:2022-06-17] |
来源:集邮博览 作者:张俊伟 |
[字体:大 中 小]
|
为传承天津电报历史文化,由天津邮政博物馆与天津市集邮协会联合举办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天津电报历史展》将于6月18日在天津邮政博物馆举行。据悉,以“电报”为主图的展览在天津尚属首次。
天津是中国开办邮电通信最早的城市。1877年,大清朝廷为沟通军情,派李鸿章与在中国开设电报局的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交涉,委托该公司修建从大沽炮台、北塘炮台至天津城,从天津机器局至北洋大臣衙门的两条电报线路。这是中国最早的军用电报线路。当时的电报通过电线相联,两点之间,每几十米架设一根木头电线杆,线路由电线杆支撑起,悬在半空中。第二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津沪电报总局,派盛宣怀担任总办。又在天津开设电报学堂,聘请丹麦人博尔森和克利钦生,来教授英文和与电报有关学科,委托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向国外订购电信设备,准备从天津到上海架设电报线路。 1881年4月,国内第一条长途电报线路—津沪直达电报线路在上海、天津两地同时开工,到年底,这条全长3075华里的电报线路全线竣工,两城之间共设七处分局站点,从天津紫竹林、大沽口、清江浦、济宁、镇江、苏州直至上海。这条线路的历史,也表明了当时上海天津两座城市的重要性和开放性。 1934年,天津电报总局成立,今天中心花园环形路上的天津邮政局大楼,就是当年电报总局的所在地。
 为举办此次展览,天津邮政博物馆提前安排计划,特开辟独立展室,为参观者提供良好的参观环境。此次展览展出了天津电报各局、所使用的电报戳记,电报收据和凭单、电报去报纸、电报来报纸、电报封套等邮政用品。展览共展出10个国际标准展框,160个标准贴片,600余件电报相关系列展品,其中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电信总局天津电信局使用的戳记、天津电信局业务处电报营业科四川旅行社代办处使用的戳记等珍品。
 为庆祝此次展览的举办,天津市集邮公司特刻制《永不消逝的电波—天津电报历史展》纪念邮戳1枚,以示纪念。
为防控疫情,本次展览不举办集中参观,按防疫规定监督参观者佩戴口罩、测体温、验健康码、保持健康距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