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票是世界表情、国家名片、活动见证、文化传承,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有力的抓手。“邮票+手账”的合作方式,能让艺术经典以一种更与时俱进的面貌,进入亿万寻常百姓家。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第五组)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一枚。在首发日直播访谈中,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永信对话著名画家、红楼梦系列邮票设计者萧玉田,他们从自己的角度解读了《红楼梦》邮票的过去与现在,并从文化和收藏角度对这套邮票给予评价。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五)邮票一套4枚
据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邮票分别在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发行了前四组,4月23日发行的第五组是该系列的最后一组,全系列邮票诠释了原著中25个经典情节。除第一组由著名国画家戴敦邦绘制外,其余四组皆由萧玉田创作。任永信介绍道:“当年画这套邮票的时候戴老师是76岁高龄,而且眼睛不好,但他仍然凭借惊人的毅力画了五幅画稿,令人敬佩,向老艺术家致敬。”
后四组邮票由画家萧玉田接手,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绘制的《红楼梦》作品就在故宫展出过。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他又创作了80余幅《红楼梦》题材作品,先后出版了不少绘画作品集,直播中他分享了自己创作邮票的过程。
第五组中萧玉田所绘小型张——《寒塘鹤影》
早在1981年,邮政部门就发行过一套《红楼梦》主题邮票,定名为《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志号为“T69”,全套邮票共十二枚,邮票图案采用了著名画家刘旦宅的作品,以水墨画的形式表现书中12名女性形象。与邮票配套发行的是一枚志号为“T69M”的小型张,定名为“双玉读曲”,呈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一同品读《西厢记》的画面。任永信介绍,目前这套邮票是《红楼梦》邮票中最贵的,“大版邮票市场价比面值翻了300多倍,小型张翻了600倍。”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系列中的特殊版式风琴折
直到2014年,中国邮政才再次发行《红楼梦》主题邮票。这个系列邮票具有诸多特点,首先,题材上以《红楼梦》的主线故事为内容,25个画面贯穿全书。其次,版式更加丰富,小型张、小版、大版,还有特殊版式风琴折。再次,印制更加精美。在印制工艺上,分别对服饰、配饰、器皿、表情、轮廓等细节进行层次渲染。通过运用珠光、专色、国画印刷还原技术,呈现出古代丝绸服饰高贵典雅的质感。
中国邮政与国家图书馆合作的
《红楼忆梦》手账典藏套装(珍藏版)
此次第五组收官之作以崭新的形式,与国家图书馆进行了合作。本次随邮票发行的有《红楼忆梦》手账及周边产品,手账以该系列邮票为脉络,选取国家图书馆馆藏红楼绘本中的元素在手账中呈现,突出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等重要的人物形象,配以《红楼梦》中的经典诗句、典籍图片,以文词书写诗意,以图绘展现人情风姿。
《红楼忆梦》手账及周边
产品引入现代无色荧光工艺,在荧光灯下,十二金钗的判词一一呈现。与手账本配套的金属书签,以《红楼梦》中名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为题,启发世人。名为“群芳髓”的香膏也源自原著小说,香膏的外封用了代表林黛玉的“绛珠仙草”图案,整个产品既有现代的呈现方式,又有经典文学作品赋予的文化内涵。
“群芳髓”香膏与金属书签图
以上手账、周边及邮票被分为珍藏版及鉴赏版,珍藏版内含《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从2014年至今发行的全部五组邮票的套票及小型张,鉴赏版内含随机一组邮票,单独装裱。
荧光灯下,十二金钗的判词一一呈现
同时,中国集邮有限公司还发行了首日封、邮折、邮册等一系列红楼梦邮品,其中《红楼邮梦》邮册是全景欣赏《红楼梦》邮票的绝佳方式。这本邮册包含的邮票最齐,册中不仅有邮票还有藏书票。8张32枚藏书票为首创的四连体版式,带齿孔,以宣纸印制,对邮票内容进行了延展。《邮品红楼》邮册包含《红楼梦》全部五组邮票、小型张和小版,以及中国邮政首次发行的全张邮票折特殊版式,还有一幅萧玉田原画等比例缩小的宣纸印刷艺术品——“元妃省亲”图,古色古香。《红楼梦》珍藏册则是最全的大部头文化精品,内含《金陵十二钗》套票、小型张及其余五组红楼梦系列邮票的大小版,品相好,质量有保证。
任永信表示,邮票是世界表情、国家名片、活动见证、文化传承,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有力的抓手。萧玉田也对这种合作方式给予肯定,“搞集邮可以使我们增加意志,陶冶情操,跟阅读是一样的。”相信这种“邮票+手账”的合作方式,能让艺术经典以一种更与时俱进的面貌,进入亿万寻常百姓家。
转载自:《新京报》客户端
撰稿:吴龙珍
编辑:宋郁瑨
排版: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