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届时中国邮政将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五)特种邮票。《红楼梦》内容广泛、包罗万象,涉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亭台建筑、服饰妆容、婚丧祭祀、酒食文化、宗教习俗等,几乎无所不包,堪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此次推出个性化邮票典藏系列之“读书日品名著——《红楼梦》”风琴折,聚焦“金陵十二钗”,通过大师作品,带你细品曹雪芹,体味他别样的精神世界。
个性化邮票典藏系列之“读书日品名著——《红楼梦》”风琴折
(效果图仅为示意,请以实物为准)
亮点一:作为个性化邮票“典藏”系列的首款产品,此次典藏版风琴折带有独立编号“GDC”,非常值得收藏。
也许你还没有读过《红楼梦》原著,但你一定听说过“金陵十二钗”。曹雪芹用精心巧思与浓墨重笔,创造出了《红楼梦》中十二位女性人物,是经典的艺术群像。如果说《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严肃写悲剧,那作者对当时民族、文化、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现实社会的全部控诉,几乎统统着落在十二钗各自的人物命运上。某种意义上说,十二钗就是红楼梦的核心,读懂十二钗,就读懂了红楼梦,理解了曹雪芹。用十二钗做线索和隐喻,不仅体现在十二钗判词与其命运的安排上,就连起名字也是大费苦心。大家都知道“甄士隐”、“贾雨村”是“真事隐”、“假语存”,其实十二钗中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也有“原应叹息”,叹息她们短暂的青春,以及“原因探析”,探析封建社会衰败直至灭亡的原因的隐喻。因此,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五)》邮票发行的同时,我们推出个性化邮票典藏版——“金陵十二钗”风琴折,只为更好展示《红楼梦》的内容精髓,以及曹雪芹的精神世界。
亮点二:本次推出的个票典藏版风琴折,特意选用了《红楼梦》邮票设计师萧玉田先生的“金陵十二钗”绘画作品。萧玉田先生擅用工笔重彩创作出别开生面的画风,严谨中蕴含灵气。画中人物时而娇媚、时而静雅,有的肆意酣睡、有的虔诚礼佛,或含泪葬花、或与蝶共舞,真是“百般婀娜尽画中,万缕情丝竟无言”。
风琴折内页示意图
亮点三:除了在内容选取上下足功夫,在整体设计和细节上也使用了不少巧思。用一版个票制作成风琴折,让整版票如古籍般徐徐展开。搭配上整版票面仿照“大观园”廊柱设计的边饰,犹如观看十二钗在大观园里上演的一出出“人间悲喜剧”。
主图选用“太阳神鸟”,有双重含义。一是《红楼梦》的核心人物,除了十二钗,最为关键的是贾宝玉。而太阳神鸟主图所蕴含的“金乌负日”寓意,恰好体现了“贾宝玉”的人物特征,即“向往太阳却被囚禁的神鸟”。通过主图和人物画的搭配,使整版票涵盖了《红楼梦》中最核心的人物关系“宝玉与十二钗”。二是呼应《红楼梦》中蔚为大观的“花鸟意象”。花鸟意象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屡见不鲜,且常以并置的形态出现,蕴含着中华民族共通的文化心里和传统文人独特的审美情怀。如《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众人抽花名行酒令,黛玉抽到一只芙蓉,且题着“风露清愁”四个字,可见曹雪芹是把黛玉比作芙蓉的。而书中黛玉的丫鬟叫“紫鹃”。“杜鹃”在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因此杜鹃往往被赋予忠贞和薄命的悲情意味。诸如此类的伏笔与隐喻,不仅为《红楼梦》增添了更多诗意的色彩,也是读红楼时最值得玩味之处。
附图选用的是《红楼梦》中的四首诗词,分别为《薄命司对联》、《绝句》、《太虚幻境对联》以及《春梦歌》,包含了作者曹雪芹对《红楼梦》的总结性概括与中心思想的表达。
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我们发行个性化邮票典藏系列之“读书日品名著——《红楼梦》”,以邮为媒,传承经典。希望有更多人热爱阅读,品味经典,并能从中汲取营养,启迪心灵,丰富人生。
购买个性化邮票典藏系列之“读书日品名著——《红楼梦》”风琴折,请咨询本地邮局。
————————————————————————————————
撰稿:崔超、刘微
编辑:刘昊凡
排版: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