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众说纷纭“双票封”

[日期:2022-03-03] 来源:集邮博览  作者:杨涛 [字体: ]
“双票封”即在一枚信封上贴上“双票”,其中一枚为邮票,而另一枚则可以是门票、粮票、车票、火花等,现在较多的是用邮票和门票制作“双票封”,其作为一种新颖的集藏形式,得到了部分集邮者的青睐,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有人认为这种将邮票与门票相结合的方式,是在集邮行业萧条下的一种创新,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认为不伦不类,不符合相关规定,亦不能作为邮展的有效素材。

图片

图1

目前,从邮政制度、规定来看,没有明确要求不能制作或实寄“双票封”,因此,从制度层面不存在障碍。“双票封”中的门票多以风景门票为主,部分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的门票,在现阶段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门票、邮票、邮戳三者的和谐统一,应参照极限明信片的相关标准,在制作、实寄“双票封”时事先谋划好。如图1“双票封”,贴有2000-9《塔尔寺》“如意宝塔”邮票和塔尔寺旅游门票,盖塔尔寺邮政日戳,“双票”与戳结合得非常完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使用相关公函封、邮资封,其素材的一致性会更强,邮味会更浓。

在信封的选择上,可以多样化,但必须符合邮政标准。从目前制作的邮品来看,信封大小不一、颜色不同,形式上有普通信封、公函封、邮资封等,可谓“百花齐放”。利用景区邮资封制作时,应注意邮资图中的景区元素与门票图的关联性,以达到和谐一致的效果。

图片

图2

“双票封”中“双票”素材的一致性是基础,二者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目前有些“双票封”,“双票”间和谐性不够,多见的是门票、邮票不同源,邮票多用与门票无明确相关性的其他风景邮票代替,虽然门票与邮戳统一了,但与邮票不一致,达不到和谐一致的要求,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也就失去了制作的意义(图2)。

“双票封”是新生事物,FIP邮展规则没有规定适合参展,我认为其可以作为开放类或国内新概念集邮的素材,至于以后能否列为其他类别的有用信息,只能拭目以待。

在“双票封”的制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素材统一。这是制作“双票封”的关键所在,选择适宜、适合、关联性强的门票和邮票,不要为制作而制作。

2.布局合理。由于门票大小差别很大,因此应选用适宜尺寸的信封,使整个布局具有美感,避免太“拥挤”,规格较大的门票不适宜做“双票封”。

3.品相美观。“双票封”多采用使用过的门票进行制作,应选择无污渍、无褶皱、无破损等品相较好的门票,而非纸质的门票,如软硬塑料、木质、金属等。

4.戳兼“双票”。在实寄时,如果只是把门票“孤零零”地贴在信封上,没有任何戳记“表示”,看上去会很突兀,更谈不上邮味,因此,在销票时,应兼顾到邮票、门票。

5.禁用“票”源。在某些集邮交流群里,有人公开“晒”用人民币制作的“双票封”,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属于“故意毁损人民币”的行为,对此明确规定“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因此,纸币制作或实寄“双票封”应作为禁忌,并坚决杜绝、制止这种违法行为。

随着集邮的不断创新发展,相信“双票封”会成为一种集邮新品种,期待集邮爱好者成立“双票封集邮研究会”,以更好地推广壮大,使集邮更精彩。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请集邮爱好者指正。


来源|《集邮博览》总第420期:众说纷纭“双票封”,作者:杨涛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北京将启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纪念》自助式彩色邮资机宣传戳
下一篇:上海将启用《苏州河上的桥》系列邮资机宣传戳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