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恰逢拜年封30年
第三期文脉·国脉文化大讲堂专题节目
在元宵佳节与您准时见面啦
任永信先生特邀
拜年封主创和设计者
刘敦先生
张石奇先生
吴冠英先生(视频连线)
回顾拜年封的历史
讲述背后的故事
畅想拜年封的未来
以“封”拜年是中华民族
由来已久、不可或缺的拜年传统
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期的拜年帖
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
20世纪90年代
伴随着央视春晚的兴起
许多演职人员无法回家过年
为了便于他们向家人传递新春祝福
留下春晚的宝贵回忆
拜年封应运而生
央视春晚曾连续多年专门安排时间
由主持人宣读拜年封的内容
封中夹带贺年有奖明信片
更增添了乐趣与期待
刘敦、张石奇两位老师
逐一介绍拜年封背后的故事
讲述了蕴含在封中的匠心
刘敦老师收藏的
春晚演职人员签名版拜年封
更是首次亮相
您能认出谁的签名?
吴冠英老师
不仅是拜年封的设计者
还是《拜年》邮票的设计者
票与封相映成趣
欢欢、喜喜给您拜大年
吴老师首度展示拜年封创作手稿
将拜年封的设计理念娓娓道来
吴冠英老师展示拜年封创作手稿,拜年娃娃欢欢、喜喜和生肖动物萌态可掬,充满了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
任永信先生从
权威性、系列性、创新性、民俗性
四大特色出发
回顾历史、总结规律
历数拜年封楹联五宗“最”
户外鸡声催晓日
屏前人影醉春风
本楹联仅有14字却言简义丰。“鸡声”契合即将迎来的生肖鸡年,“屏前”则点明了“央视春晚”主题。
上下五千年太平盛世欣今日
听钟乐和鸣 八方共饮复兴酒
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创未来
看龙狮劲舞 四海同吟发展歌
“上下五千年”讲中华历史之长,“纵横九万里”说中国疆域之广,本楹联更是长达48字之多。
夏荷映日秋菊傲霜 冬梅喜雪
待用心讲述春天故事
东海铺银西疆绽绿 南岭披红
更放眼讴歌北国风光
“春夏秋冬”四季与“东西南北”四方相对,色彩感、意境感十足,展现出祖国的山河锦绣,蓬勃发展。
历经酷冷奇寒日暖春回
又是一年芳草碧
盼得冰消雪化水流花放
依然百里杜鹃红
本楹联以景抒情,讴歌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精神,寄托了对疫情早日消散的美好期盼。
五环传雁信邀鹰翔晴雪 燕舞春冰
虎跃群山增福庆
百载启鹏程喜凤落千村 龙骧万里
鹿衔瑞草送祯祥
本楹联含雁、鹰、燕、虎、鹏、凤、龙、鹿共八种动物;紧扣建党百年、全面小康、北京冬奥会等国家大事,寄托了对虎年的吉祥祝福。
为纪念拜年封发行30年
刘敦老师特别亲手绘制
特别纪念版拜年封
融合冬奥、生肖、辞旧迎新等元素
限量发行、匠心独运
展望拜年封的未来
任永信表示
一是守正——复兴传统
辞旧迎新的传统不能变
乡愁的味道不能变
权威的平台不能变
二是从新——数字赋能
通过新模式、新载体、新面孔
让拜年封在新时代迸发出新活力
拜年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一个点”
我们要从
点滴做起,以点带面
总结规律、把握方向
不断推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断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这是中国集邮、中国邮政的
使命担当!
拜年封未来的30年
值得期待!
撰稿:郝铁军
编辑:王钦圢
排版:孙 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