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纪念邮票媒体见面会在北京冬奥组委举行。会议由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主持,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常宇、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永信、北京冬奥会开幕纪念邮票设计师王虎鸣出席,共同揭秘该套邮票的设计理念、印制工艺和发行保障的亮点,讲述邮票设计背后的故事。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纪念邮票共2枚,邮票图案名称为“共向未来、希望之光”。全套邮票面值2.40元。邮票计划发行数量为1150万套。
邮票由王虎鸣设计,整体主要采用白、蓝两色,突出冰雪盛会概念。邮票画面将冬奥会开幕式丰富、动感的视听语言转化为平面语言,通过对三维空间及时间跨度的解构与重组,在二维平面中呈现冬奥会开幕式的经典元素,体现了瞬间即永恒的设计理念。整体画面简约、精致,呈现出空灵、雅致、现代的设计感,契合本届冬奥会开幕式理念,备受社会各界好评。

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常宇:
开幕纪念邮票很好传递了主题
传达了负责任大国形象
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常宇也参与了开幕纪念邮票的设计。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真正参与到一套邮票的设计工作当中去,才发现这背后可讲的故事真的很多。张艺谋导演在开幕式的演出中创造了很多具有标识意义的视觉画面,但在邮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做了许多取舍,这也体现了简约的概念,跟开幕式的整个创意理念是非常契合的。
“整个开幕式按照张艺谋导演的设计,一直是在讲一朵雪花的故事,最终这个邮票主图案也选择了最终由91个参赛国家和地区引导牌组成的这一朵大雪花,象征着世界的团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最后我们的火炬手手持着火炬嵌入大雪花,形成了最终的主火炬,也被王虎鸣老师选择作为邮票最主要的主题。”常宇说。
常宇透露,昨天开幕式结束以后也收到各方反馈,今天看到了这套邮票后,深感不论是这一次开幕式的最终呈现效果,还是这套邮票,都在努力实现艺术表现和科技手段的结合。特别是这套邮票,在如此小的空间中,展现了如此多的元素,也积极回应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即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发展方向。
“邮票运用了新的印刷技术手段,又在方寸之间把主题做了进一步凝练。大家看小雪花中间一点点微火,在邮票上体现得非常好。传递微火,是我们在向世界传达我们坚持绿色、减碳理念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也传达了我们努力的决心,事实上最终效果也展现得非常理想。”常宇说。
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永信:
邮票是
世界表情 国家名片
文明传承 活动见证
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永信首先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想:
一是观看开幕式的感受。简约不简单,100分钟的精彩呈现确实不一样,科技赋能化为无形,百年难遇,千载难逢,怎么评价都不为过;“老常”不寻常,常宇部长念兹在兹,亲自谋划,精心筹备,为开幕式付出了巨大心血;“老谋深算”,胸有成竹,从晶莹剔透的雪花,到流光溢彩的光线,从片片雪花到花团锦簇,从坚冰到五环,打破坚冰雕出团结、雕出精彩,特别是点火的环节,简约奇幻而又不失浪漫,确实呈现出张艺谋导演所说的“人少而不空,空灵而浪漫”。开幕式前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将中国传统时间文化中各个节气三个物候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二十四节气、二十四秒倒计时、二月四日,这些数字的巧妙使用,得时得势。
二是举办冬奥会的感受。从08年至今,14年的时间,无论是从国际实力的提升,还是办奥理念的转变,都使本次冬奥会变得与众不同。他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为中国邮政纪念封题词的三层意思,对冬奥会做评价。北京即将书写历史,成为双奥之城;冬奥会连接中国和世界,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让三亿人上冰雪,改变冬季运动的格局,又是一个全新的春天的故事。
三是发行冬奥邮票的感受。他表示,邮票是世界表情、国家名片、文明传承、活动见证。用邮票记录北京冬奥会开幕这一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邮政的政治责任,也是邮政的光荣使命。
任永信表示,北京冬奥会的邮票,从2015年7月份申办开始到现在总共发行了6套20枚,个性化主图2枚,近百款邮品,邮票邮品的发行见证了我们国家和北京冬奥组委兑现承诺的全过程,见证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全过程。从2017年开始第一套邮票会徽到雪上运动、吉祥物、冰上运动、场馆,到最后开幕式的邮票,这六套邮票的设计过程,体现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办奥理念,邮票宣传冬奥、助力冬奥的作用也进一步彰显。
简约,主要体现在邮票设计上。如冰丝带小型张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一图双景”,白天晶莹剔透,晚上灯火辉煌;又通过对冰丝带场馆建设边角料的回收利用,使邮票变得更有立体感,又绚烂多彩,既更环保又增加了科技含量和文化特色。
安全,主要是邮票的信息安全。请广大集邮爱好者理解,为何没有提前公布邮票图稿,因为开幕邮票图案涉及开幕式核心元素,依照冬奥组委要求严格保密,历届冬奥会各国都如此,点火信息必须保密,要努力将惊喜保留到开幕式最后一刻,笑到最后、笑的最美;全国各地集邮爱好者对这套邮票期待已久,中国邮政网点的员工也不舍昼夜地工作,力争做好这套邮票的服务保障工作,保证买得到,不泄密。还要注重防疫安全,减少线下接触,增加线上供应,避免聚集。为满足集邮爱好者当天实寄需要,2月5日交寄到此邮票首日封,可使用2月4日23点的营业日戳。
精彩,开幕式是历届奥运会最吸引人的开场,邮票是开幕式最精彩的呈现。从第3届冬奥会开始,历届冬奥会主办国发行了70多套近300枚邮票。北京冬奥如何突出中国风格、双奥特色,让到不了现场的人有现场的感觉,最好的途径就是邮票。开幕式纪念邮票的精彩,来源于开幕式场景的精彩,来源于以王虎鸣为代表的设计师团队的匠心。
谈及本次冬奥邮票的亮点,任永信表示,一是三位属虎之人为虎年冬奥邮票做设计。常宇部长,张艺谋导演,王虎鸣老师都属虎。三人成虎或许是贬义词,但三个属虎的人在一起,那就是虎虎生威、如虎添翼了。三位既是亲历者、参与者、也是设计者。特别是张艺谋导演是从双奥之城到双奥导演再到双奥设计,这是他第三次与邮票结缘。
四是与冬奥系列邮票主题的结合。以邮票之名,赴冰雪之约。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张艺谋导演说,“希望通过一朵雪花来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但今天大家汇聚在北京,共同成为一朵璀璨的雪花,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的理念,和‘一起向未来’这样人类共同的情感。”说得很好。我们邮票的发行在这一点上与冬奥组委、张艺谋导演是不谋而合的。

北京冬奥会开幕纪念邮票设计师王虎鸣:
开幕纪念邮票以雪花台为核心元素
点亮希望之光 传递奥运精神
“设计这套邮票,我从去年9月3日第一次和朴部长接触,在这之前只知道有两枚邮票的设计任务,但是整个画面怎么表现,脑子里是没有想法的。”北京冬奥会开幕纪念邮票设计师王虎鸣讲述了他设计邮票的故事。

王虎鸣说,当时的工作高度保密,能够看到的只是在当时所建模的关于黑白图的视频,看了几十秒后,确定了一个概念。“昨天晚上我看了冬奥开幕式,感觉非常恢弘有气势,非常华丽和唯美。把这样一个场面设计到邮票上的时候,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王虎鸣说。
他向记者分享了邮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个是大与小的关系。小是邮票的特点之一。鸟巢大、邮票小,如何把宏大的场景浓缩到小小的邮票中,这是我们遇到的一个最大难题。”王虎鸣说。“第二是动与静的关系。开幕式集合了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把这样一个宏大的视听盛宴转换到平面语言上,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对于目前这套邮票的设计,王虎鸣介绍,任何一个形式都有其规律,邮票设计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那就是要高度概括、简约,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因此要化解这些难题,首先我们在设计理念上要提炼内容,从100分钟节目当中提炼出具有时代性的精彩瞬间,就是‘一起向未来’,来展现全世界共同的精神和理念。”王虎鸣说。北京冬奥会开幕纪念邮票用专业的概括能力结合邮票自身的特征,以雪花台为核心元素点亮希望之光,传递奥运精神,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