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第1302期 立春|百草回芽日 冬奥正当时

[日期:2022-02-04] 来源:中国集邮  作者: [字体: ]

图片

图片

今天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的日子,也是立春吉日,本日的干支五行吉祥色是黄色黑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节气正式拉开了春的帷幕。谚语云:“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一日,水暖三分。”立春后,大地升温,万物逐渐从沉睡中苏醒,蛰居了一个冬天的人们从各种微小的迹象中,嗅出春的气息。


图片


春风不仅为大地带来了温暖,更为人们带来了希望。冬奥会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开幕,不仅预示了这将是一届精彩的体育盛事,也预兆中国2022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图片
节气物候
图片

立春物候特征为:

一候东风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

三候鱼陟负冰。


说的是立春时节,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逐渐靠近水面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未消融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图片

2015-4 《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

(6-1)立春

发行日期:2015.2.4

设计者:刘金贵、王虎鸣


图片
节气习俗
图片

春季万物苏醒,草木萌发。韭黄、豆芽、春笋、荠菜……都是不可错过的时鲜美味。立春时,民间有“咬春”即“食春菜”的习俗。杜甫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古人把生菜、果品、饼、糖等放在盘中食用,称为“春盘”,有迎春之意,后演化为食春卷、春饼等节俗。


图片

T.144 杭州西湖

(4-1)苏堤春晓

发行日期:1989.11.15

设计者:刘向平


养生方面,春天应当增加甘味食物的摄入,以健脾胃之气。立春是由冬寒向春暖过渡的时节,乍暖还寒,天气仍变化较大,人们还是要坚持“春捂”的着装原则,谨防“倒春寒”。


图片
节气诗歌
图片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这是一首节令诗。作者描写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表现出对欣欣向荣之景的渴望。首句写立春时刻冰雪消融,次句以拟人手法写树木感觉到春天的气息。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诗人仿佛看到眼前处处春风明媚,碧波荡漾。这首诗语句活泼,富有动感。


图片
先贤哲思
图片

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三十八岁的福建人朱熹从湘江码头登岸。此番专程前来,是为了拜访三十五岁的岳麓书院主教张栻。


张栻,字敬夫、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卒于宋孝宗淳熙七年,享年四十八岁。张栻是二程的四传弟子,经由谢良佐和杨时,再经由胡安国和胡宏父子,得继二程洛学之学统。他不仅是湖湘学派的中坚力量,对四川蜀学和湖湘学派有开启之功,而且对于宋代理学的丰富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朱张二人往来于湘江两岸,讲学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面对挤得水泄不通的学生,他们联袂登台,轮番主讲,彼此辩难。史料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当时的盛况:“学徒千余,舆马之众至饮池水立涸,一时有潇湘洙泗之目焉。”也就是说,从四方赶来听讲的学子上千人,他们的马儿竟将岳麓书院门前池塘的水都喝光了。


图片

2010-26 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

(2-2) 游学传道

设计者:范曾

发行日期:2010.10.22


学术对话,是朱张会讲最重要的部分。作为闽学与湖湘学的两大代表,他们相与辨析的,既有心、性、理、气等理学重要概念,还包括太极、仁、《论语》、《中庸》、《孟子》以及胡宏的《知言》。争论有时非常之剧烈,据同行的朱熹门生范崇伯记录:“二先生论《中庸》之义,三日夜而不能合。”


朱张会讲,为书院自由讲学开创了全新的风气,也加强了湘闽学派之间的交流互鉴,促进了理学的发展,不仅是岳麓书院历史上的一大盛事,也成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不朽佳话。




二十四节气书法:苏士澍

撰稿:李康

封面、海报设计:于童

编辑:刘暘

排版:孙旗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第1301期 冬奥开幕大“猜想”|明天上午11时 CCTV-3文艺频道《冬奥·如约而至》 大年初四 与您相约
下一篇:第1303期 匠心铸精品 一起向未来|《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纪念封》在北京金台艺术馆首发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