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节气前后,天渐寒而雨凝为雪。
小雪的三候为:
一候虹藏不见;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三候闭塞成冬。
一候虹藏不见。进入小雪节气,降水的形式逐渐从雨变为雪了,天上不再下雨,自然也就没有了彩虹。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这体现了古人的阴阳观念。天为阳地为阴,阳气上升阴气下沉,阴阳不再相交,天地间自然一片死寂。这实际上是古人对气候和生命的一种认识。三候闭塞成冬。天地间不见鸟兽,人们也纷纷躲在屋里开始过冬了,所谓“闭塞成冬”,正是此意。
公元819年的一个冬日,天寒地冻,雪花飞舞,天地白茫茫一片,遭贬潮州的韩愈艰难行至峣关,念及被贬的遭遇与不在身边的妻儿,内心愤懑,写下名句: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对于韩愈,他的文学成就更为人所熟知。值此小雪节气,与各位朋友分享两则故事,与您从另一角度略窥昌黎先生的别样人生。
隋代以来,经过魏晋南北朝的积累,佛教的理论与典籍趋于成熟,加之隋文帝等当政者的提倡,佛教迅速成为信徒众多的大教,崇佛礼佛也成为一种社会习俗。
到了唐代,佛教继续兴盛。凤翔有一座法门寺,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的一节佛骨,每三十年开放一次,供信徒参拜。元和十四年(819),当政的唐宪宗下诏,要迎佛骨入宫。
韩愈听到这个消息,顿觉皇帝的迎佛骨之举,势必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更大的信佛热潮。对于自幼学儒的韩愈来说,佛教不事父母、不知君臣之义,不利于唐王朝的兴盛,他决定联系几位重臣联手向皇帝上谏。
出乎他意料的是,无论是宰相裴度还是好友张籍,不但不愿意与他联名上书,而且还劝他不要触皇帝的霉头。满怀失望的韩愈归家后坐卧难安,思虑再三,他用一夜时间写下了著名的《论佛骨表》。
唐宪宗收到谏书后大怒,他绝不能接受韩愈所说信奉佛教的皇帝往往短命,准备将他处以死刑,在裴度等官员的劝告下才改为贬谪潮州。
潮州位于广东东部,在今天,是春和景明的宜居地,而在唐人眼中则是遍布瘴气的流放地。韩愈却从来不后悔自己的上谏行为,在他看来,“行道”的意义远大于个人享受。
安史之乱以来,部分藩镇拥有财政、人事与军事的自主权,俨然成为大唐境内的独立王国。藩镇内部的管理也十分混乱,许多藩镇频繁发生兵变杀帅的状况。
公元820年,镇州兵马使王庭凑杀掉唐廷派来的节度使田弘正,拥兵自立。皇帝派出重兵多次征讨,仍无济于事。于是,他决定派一位使臣亲到镇州宣慰。
这样重大又危险的任务落到了韩愈肩上。行至中途,皇帝觉得损失韩愈这样的臣子十分可惜,便派人告诉他,让他见机行事,不一定要进入兵变地区。韩愈说,臣子为国事尽力是本分,有哪里顾得上考虑个人安危呢?
韩愈,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只身进入了刀枪剑戟林立的军事大营。他先声夺人,大斥王庭凑不服君命,又诱之以利,向他说明了与唐政府合作的节度使家族兴盛、富甲一方。最后,韩愈又向王廷凑传达了朝廷的目的,让他解开深州之围,王庭凑最终接受了唐政府的要求。
最后,且录苏轼撰《潮州韩文公庙碑》的一部分与各位共赏: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古代先贤精神永流后世,更多哲思智慧尽在2022版《方寸天地——邮票上的中国历史人物》集邮日历以及大字典藏版。近期可关注中国集邮总公司天猫、京东旗舰店,或咨询当地邮政或集邮专卖店进行购买。
二十四节气书法:苏士澍
撰稿:李康
海报、图片编辑:郭志义
编辑:周凯
排版: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