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奔新征程
方寸映乾坤
今年是农历辛丑年,俗称牛年。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牛是祥瑞的象征和勤劳的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邮政部门发行了多套与牛相关的邮票,方寸之间展示中国独特的“牛文化”, 今天,小编找了些关于“牛文化”的邮票与您共赏。
中国邮政自1980年开始,已连续发行了42年生肖邮票。1月5日发行的《辛丑年》特种邮票一套2枚(图1),图案分别为:“奋发图强”“牛年大吉”。邮票第一图为雄壮有力、一往无前的奔牛形象;
(图1)
第二图为大牛与小牛舐犊情深的温馨画面。1985年1月5日发行的《乙丑年》特种邮票,主图是一只昂首长啸、威风凛凛的雄牛;1997年1月5日发行的《丁丑年》特种邮票一套2枚,邮票图案为剪纸牛和写在剪纸花灯中的隶书“牛”字;2009年1月5日发行的《己丑年》特种邮票,图案为飞驰而来的雄牛。
(图2)
此外,2020年11月5日发行的2021年贺年专用邮票的第1枚“国裕家康” (图2),邮票采用了生肖牛的概念设计,画面为雄壮挺拔的牛。
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国民间艺术作品邮票中,牛的形象更为常见。如:1989年9月1日发行的《当代美术作品(一)》特种邮票的第3枚(图3),图案为吴作人名画“齐奋进”;
(图3)
2007年3月26日发行的《李可染作品选》特种邮票的第5枚,图案为“浅塘渡牛图”(图4);
(图4)
1953年9月1日发行的《伟大的祖国—敦煌壁画(第三组)》特种邮票的第4枚“牛车·唐”、1963年12月10日发行的《民间玩具》特种邮票的第2枚“春牛(泥·上海)”、1982年12月25日发行的《西周青铜器》特种邮票的第4枚“牛首夔龙纹鼎”和1998年9月23日发行的《贺兰山岩画》特种邮票的第3枚“公牛”,以上邮票图案均展示了牛的艺术作品。
农耕文明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1999年3月16日发行的《汉画像石》特种邮票的第1枚“牛耕”(图5),图案上有两头正在犁地的牛,描绘了一幅春耕场景;
(图5)
2010年8月16日发行的《牛郎织女》特种邮票第2枚“男耕女织”(图6),图案是牛郎扶着牛犁耕地画面;1952年1月1日发行的《土地革命》特种邮票,画面有一位农民扶牛犁耕的场景;
(图6)
1952年3月15日发行的《和平解放西藏》纪念邮票的第2、4枚,图案描绘了西藏农民用牦牛耕田的情景;1988年5月25日发行的《敦煌壁画(第二组)》特种邮票的第3枚“北周·农耕”,图案描绘了农耕的场景。
“拓荒牛”是深圳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国改革开放精神之一。
(图7)
1994年12月10日发行的《经济特区》纪念邮票的第1枚“深圳”(图7)、图案为 “拓荒牛” 铜雕塑;
(图8)
2018年12月18日发行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的第1枚“高举旗帜”(图8)、 2015年11月29日发行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特种邮票的第2枚“中国梦 牛精神”(图9)、 2010年12月12日发行的《中国资本市场》特种邮票的第1枚、2000年8月26日发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特种邮票全套5枚、2011年6月22日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邮票的第4枚“改革大潮”和2018年5月19日发行的《伟大历程》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上述邮票都有拓荒牛奋蹄勇进的画面。
(图9)
1981年5月5日发行的《畜牧业—牛》特种邮票一套6枚(图10),图案分别选自我国优良品种牛:秦川黄牛、滨湖水牛、牦牛、中国黑白花奶牛、草原红牛、西门塔尔杂种牛;
(图10)
2015年2月4日发行的《二十四节气》(一)邮票的第4枚“春分”(图11),邮票画面为一个牧童骑着牛;1955年10月1日发行的《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特种邮票的第10枚“畜牧”、1960年1月20日发行的《全国农业博物馆》特种邮票的第3枚“畜牧馆”、1987年6月25日发行的《今日农村》特种邮票的第3枚“喂牛”、1997年1月1日发行的《中国首次农业普查》纪念邮票、1998年7月24日发行的《锡林郭勒草原》特种邮票的第2枚“草甸草原”、2006年2月22日发行的《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和2006年7月1日发行的《青藏铁路通车纪念》邮票第2枚“翻越唐古拉山”,以上邮票均以牛和牛群为设计图案。
(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