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第1071期 名家风采|邵柏林作品展 · 我为故宫做“导邮”(有奖福利帖)

[日期:2020-12-15] 来源:中国集邮   作者: [字体: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设计是桥梁纽带。邮票设计过程,可以让思想升华,让创意落地,让精彩无限。邵柏林先生作为新中国唯一一位邮票总设计师中国邮票标志性人物。


邵柏林先生是中国艺术界和集邮界的一杆旗,因为旗帜引领方向,作品多、质量高、工艺美、影响大。在他30多年邮票艺术生涯中,每一枚邮票都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独到见解,流淌着艺术之美、折射着璀璨之光


“情系方寸天地,抒怀无悔人生”——邮票设计家邵柏林先生作品展于11月27日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隆重开幕,展期为一个月。本次展览展品丰富,精心选取了邵柏林先生的一百一十余幅作品,囊括了邵柏林先生在不同阶段创作的邮票、绘画、徽志、摄影作品,以及当年约请社会美术家创作的众多艺术珍品,全面展现了邵柏林老师在艺术领域的成就。


考虑到有些邮迷朋友无法亲临展览现场,我们从展览中搜集整理了几则精彩的展品故事与您分享。今天,我们来为您带来展品故事之二——我为故宫做“导邮”,讲述邵柏林先生与故宫的不解之缘。


缘起故宫
图片


据邵柏林先生回忆,他第一次到故宫大约是在 1951 年秋天,在中央美术学院张仃等 4 位教授的带领下到故宫博物院实习。当时,邵柏林一下子就被故宫的古朴、深邃的唯美建筑吸引。在故宫博物院各个部门实习的几个月中,他频繁光临故宫,至今应已有几百次。


邵柏林先生说,老北京有这么一句老话儿:“如果你打小儿就住在北京,没去过故宫几乎是不可能的。”故宫是北京的不二象征——提起北京,就会想到故宫;提起故宫,就会想到北京。他提到,自己的一位香港朋友来北京,唯一去的地方就是故宫,还提前做足了功课,在北京的七天去了七次,但仍觉意犹未尽。故宫就是这样一座“魅力之城”。


在年轻时的邵柏林看来,故宫就是红红黄黄的古代宫殿,而随着阅历的增加,他越来越对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个巨大财富感到骄傲和迷恋,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有它们的故事。邵柏林强调,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爱护故宫,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远远超过我们现在所创造的财富。正是邵柏林对故宫的这份珍视与热爱,开启了他与故宫的不解“邮缘”。


故宫“导邮”
图片


邵柏林先生曾风趣地说,自己是在用设计邮票的形式为故宫做“导邮”。的确,细数邵老设计的邮票,其中有不少都与故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片

1956年《首都名胜》邮票第六图的图案就是故宫太和殿。


图片

1964年《殷代铜器》邮票中的爵、觚、斝、觥、卣均为故宫院藏文物。


图片

1979年《中国绘画·长沙楚墓帛画》邮票原图的仿古绢系故宫修复厂特为染制。


图片

1982年《西周青铜器》邮票中的牛首夔龙纹鼎和蟠龙兽面纹罍系故宫院藏文物。


当然,还有1985年发行的《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纪念邮票。


金碧重彩绘故宫


中国古代建筑极有特色,如何在邮票上完美表现名胜古迹的风采,并非易事。尤其是像故宫这样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文物众多的古建筑群。从何处入手表现故宫是邵柏林在设计《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邮票之初面临的难题。


邵柏林与故宫博物院讨论设计方案时,曾经有三种意见:一是选用故宫藏品。因为故宫是世界上珍贵艺术品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二是表现宫廷生活。如:皇帝上朝、皇帝大婚,或其他喜庆大典。三是故宫古建筑群。经过认真分析,邵柏林认为如果选用故宫藏品,失于平淡,与文物邮票雷同。若反映宫廷生活,又不切题。选用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既代表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向人们展示了这一举世闻名的历史圣地。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最大的国家博物馆,北京为故宫博物院的真正所在地。发行邮票以我国独有的故宫紫禁城宫殿为主要内容,表现方法是把中国传统的金碧重彩绘画方法与邮票艺术简约概括的规律结合起来,以期将故宫的古建筑美和金碧辉煌的色彩感表现出来。”

——邵柏林《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邮票设计报告


邮票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将故宫中路主要建筑分别构成四幅相对独立完整的整体。在设计邮票时,邵柏林从俯视的角度,沿故宫的中轴线展开画面,把故宫的严整划一表现得十分成功。


图片

J.120 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

设计者:邵柏林

发行日期:1985.10.10


邮票的第一枚为“丹阙凌云”,邮票画面是故宫最南端的午门、金水河及太和门,太和门是外朝的入口。邮票的第二枚为“太和晴旭”,表现的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及保和殿。邮票的第三枚为“乾坤交泰”,展现了乾清宫、交泰殿及坤宁宫,这三个建筑构成内廷的中心。邮票的第四枚为“琼苑春晖”,画面为御花园全景及神武门,表现了皇家园林草木葱茏及紫禁城神武门的威严气象。


图片

(此图经设计处理,非邮票发行版式)


根据上述内容需要和设计思想,票型选择93毫米×26毫米,这是新中国邮票中最长的票型。这套邮票在印刷上有些特别,因为票型细长,整版票不易安排,所以采用了印制小全张的方法。一个整版上,安排了6套票,构成6个四连票。


图片


在邮票设计中,邵柏林将中国传统的金碧重彩界画(金碧,指中国画颜料中金粉、石青、石绿的合称。界画,为中国画的一门画科,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画法与邮票艺术简约概括的规律结合,更好地彰显故宫的古建筑美和金碧辉煌的色彩感。时至今日,这套票仍是“故宫”主题邮票的经典之作。


父传子承


机缘巧合,200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邵柏林先生担任了故宫博物院院徽设计艺术顾问,主持设计了故宫博物院的院徽,这一次,邵老用院徽为故宫做了一次大“导游”。

图片

故宫博物院院徽


故宫博物院院徽设计取“宫”字形。“宫”字上的一点取材于“海水江牙”和玉璧的图形元素,意味吉祥如意、源远流长。海水托玉璧,取其珍如拱璧之意,象征故宫博物院拥有并妥善保管一百多万件珍贵文物。“宫”字的两个“口”,正好符合紫禁城“前朝后寝”的建筑理念。“宫”字下边不封口,寓意过去的皇宫是封闭的,今天的故宫博物院是开放的。


此后,邵柏林先生之子邵新先生的理想设计公司于2015年为故宫博物院建院90年设计了纪念标志,2020年再次完成紫禁城建成600年纪念标志。这个跨度35年、凝聚邵家父子两代人心血的恢弘之作,为祖国的灿烂文化贡献了点睛之笔,这是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孝道的传承。


资料来源:刘建辉、李近朱、李毅民、林轩著《新中国邮票七十年》、《邮来友往》杂志、“最美香堂”公众号、故宫博物院官网

编撰:郝铁军

图片编辑:于童

排版:孙旗


【有奖活动】

非常感谢粉丝们积极参与我们的有奖活动,为让更多的粉丝有中奖的机会我们的有奖活动又来啦~本篇留言点赞数量最多的前30位朋友,将有机会获得邮票设计家邵柏林先生作品展纪念封一枚!我们还会为一些优质留言,保留特别中奖机会哟~

活动截至2020年12月20日哦~


图片

           纪念封以实物为准



展览信息


展出时间:2020年11月27日至12月27日

地点: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贡院西街6号

本次展览由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国邮政文史中心、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共同主办;北京生肖集邮研究会、北京理想艺术设计公司协办。



图片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2020最后一件“香”事:预约牛年贺岁币!
下一篇:《五牛图》系列产品重磅来袭!牛年就要“牛”!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