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荒牛精神
[日期:2020-09-02] |
来源:集邮博览 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拓荒牛,现安放在深圳深南中路市委大院南门口,这头牛已成为深圳开拓精神的象征,多次登上国家名片。其强烈的动感造型和倔强而无畏的奋斗精神,感染了几代中国人,也激励着几代深圳人的拼搏与创造。明年就是牛年了,《集邮博览》生肖专号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策划,而此时此刻,拓荒牛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和勇气,深圳人的拓荒牛精神也在激励着我们杂志社全体同仁。关于拓荒牛精神的研究,是我们大家永远的话题,因为它离不开时代背景的宏大叙事,也离不开一代一代拓荒者心灵的追寻。每一个时代的拓荒牛都有其脱不掉的岁月痕迹,每一个行业的拓荒牛也都有其特殊的风采和魅力。本期专题《深圳:一切皆有可能》,在这个近似于绝对的判断性标题的背后,充盈着拓荒牛的一股倔劲儿,一股勇往直前的朝气。在《不舍昼夜的城市》一文中,你可以清晰而直观地看到深圳人一天24小时的生活与思想。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深圳速度、深圳奇迹,支撑它们的是中国人自古就蕴藏在血液中的一股拓荒牛精神!画画“都能画疯了”,这背后除了一种发自天成的兴趣,或者说是天助的一种自觉,更多的仍然是张桂徵身体里洋溢着的那股拓荒牛精神。张桂徵设计的《鸳鸯》《花卉》邮票、《荷花》明信片等深受集邮者的喜爱。在张桂徵的生活里,除了绘画还是绘画,她无论到何地,画画写生大于一切。住在清华园,她就要画尽这里所有的花花草草,在她的世界里,画画大于一切,高于泰山,她的写生素材一辈子也用不完。很多人都说,艺术家都是“疯子”。没错,在他们近于疯狂的行为背后,是执着于艺术的拓荒牛精神。集邮的过程中,也需要一股子拓荒牛精神。没有韧劲、钻劲、叫真劲,就摸不到集邮深处的乐趣。军邮,是一个偏小众化的收藏对象,很多邮人苦于邮识不足,苦于背景史料的难觅,对军邮望而却步。本期出场的梁荫宗先生,通过一篇《华北军邮浅述》的文章,把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军区的演进过程,通过集邮故事讲述得条分缕析,令人不胜佩服。即便您并没有把军邮作为自己的收藏方向,但是,读一读这些专家的文章,从中不仅可以看到集邮的脉络,而且还能品出一些拓荒牛的意味,为您带来文章之外的精神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