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这块“邮政代办所”牌子的由来你知道吗?

[日期:2020-01-21] 来源:  作者: [字体: ]

集邮博览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考察,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1月19日下午他来到腾冲市和顺古镇,了解丝绸古道交往、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


(图源:新华社)

不少细心的小伙伴发现

在新华社发布的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图片里

有一块“邮政代办所”的牌子

它记载了怎样的邮政历史?
为什么会出现在总书记考察调研的地方?

又有着令邮政人怎样的骄傲和自豪呢?

↓↓↓



这块木质牌子,长100公分,宽30公分。目前,已被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确认为“中国邮电文物”。作为邮政历史的实物见证,这块牌子至今仍精心保存于和顺图书馆,供人参观,以缅怀前人的业绩。


历史上的和顺邮政代办所


和顺是历史上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该地以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著名的侨乡


这里来往信件频繁,邮政业务量大,邮政服务的好坏对国家的信誉及海外华侨的来往有着巨大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和顺图书馆工作的前辈们为了便利侨乡人民,本着为本乡人民谋福利的宗旨,特别是为方便海外华侨的书信往来和汇兑,特向旅缅的同乡募集筹办和顺邮政代办所的资金及长期雇用乡“邮差”(邮递员的雇用金,倡办服务乡人的和顺邮政代办所。于是,1935年前后,云南邮政管理局委托和顺图书馆代办邮政业务,并下发和顺乡“邮政代办所”木牌和石质日戳。


自此,和顺乡“邮政代办所”在和顺图书馆挂牌成立。


设立和顺邮政代办所是和顺图书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和顺图书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 “和顺阅书报社”,1925年由和顺乡旅缅华侨集资在此基础上创办为图书馆,馆内藏书7万多册,含大量善本、珍本古籍及地方文献。


战火中的和顺邮政代办所


1940年云南省邮政局委任当时和顺图书馆职员刘玉璞代理“邮政代办所”的工作,颁发营业执照和“云南·和顺”火漆邮戳一枚,由省邮局和县邮局双重领导。



据刘玉璞先生介绍,“云南·和顺”邮戳在日寇侵占腾冲期间被迫停用。在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历时45天的攻克腾冲城的战斗中,腾冲军邮局长陈喜智曾借用此戳。





1944年9月14日腾冲光复,各项工作秩序逐步恢复,寸守纲先生接替和顺图书馆工作,被任命为经理续兼邮政代办业务。1950年,刘玉璞先生再次进图书馆服务,续办邮政代办业务。


解放后至1956年7月这一段时间基本延用了解放前的办法,一直用“云南·和顺”日戳不变,县邮局派专人每天把邮件送到和顺图书馆交给刘玉璞先生,再将和顺收到的邮件带回县邮局处理。



1956年7月,“云南·和顺”邮戳上交县邮电局,结束了长期由和顺图书馆代办和顺邮政业务的历史。


如今的和顺邮政所


随着腾冲和平解放,1957年设立和顺乡邮电所。虽然历经时代变迁、邮电分分合合,但和顺邮政所一直深受侨乡人民的喜爱。


2017年6月14日,和顺邮政所重装开业, 更好地承担起为民服务的重任。




现在的和顺邮政所采用中国风装修风格,融入和顺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满足世界各地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和顺邮政所设置了一面明信片墙,墙面上布满了小方格,形成邮政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游客可以到这里亲手寄一张和顺古镇明信片给自己或朋友。


和顺邮政所办理邮政基础业务和附加业务,包括函件、普包、印刷品、汇兑、快递、报刊、集邮、分销、电商、票务等业务。


目前,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腾冲邮政积极融入地方发展,立足和顺邮政所,积极服务“三农,并成功将和顺产品传播到世界各地,如和顺特产松花糕、陷河头腌鸭蛋、鲜玉米等,都在东南亚地区保有良好声誉。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和顺邮政所历久而弥新
传承文化内涵  促进经贸往来

信使使命永远担当在肩



来源:中国邮政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普通纪念币普制币发行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下一篇:生肖邮票与熊猫银币,这次强强联合了!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