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紀華英 中国集邮
百年邮政,砥砺前行!一路走来,“创新与发展”一直是中国邮政不懈的追求。今天让我们从一位邮迷的角度来看一看,邮政发生了哪些变化!

身为“百年老店”的中国邮政,在我们记忆之中,似乎是“顽固不化”,拒接与青少年沟通的一幅面孔。
那么今天的中国邮政真的是拒绝与青少年沟通吗?很多小伙伴误以为中国邮政拒绝年轻化,那么今天就来看一下中国邮票“年轻化”的脚步。

首先在选题上,最近几年邮政开始发行“动画”、“儿童游戏”、“水果”等系列邮票。这些系列邮票的选题,不仅贴近生活,更是与广大青少年生活关系密切,甚至是触手可及。
这些贴近青少年的选题,与过往单纯发行“儿童节”“儿童画选”之类题材相比,不仅成功消除了与青少年心灵的空间距离,更是摆脱了“低幼”的观感。
自从2016年发行的《孙中山诞辰一百五十周年》邮票开始,我们看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中国古代神话(二)》等等一系列邮票都是采用手绘风格进行设计,今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都是采用这种风格。
这种艺术风格,很多人并不习惯,但却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艺术表现手法。假如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媒体的推送,经常可以看到这种艺术风格的作品。其中《儿童游戏》系列邮票,更是邀请到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封面的绘制者——景绍宗先生绘制。在我们印象之中,邮票仅仅是在邮局之中进行销售,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从2011年开始,中国邮政开启了官方线上渠道的销售。并且还可以看到中国邮政最近几年在不断的探索,开始“出圈”策划。与茅台、中国印钞造币等推出的“跨界联名”文创产品,并且组织了中国邮政生肖文创大赛正式开赛,可以让邮票出现在更多的生活场景之中。
戳视频↑↑↑了解
2019年中国邮政和中国古籍博物馆联名推出的《汲古通今》的产品,在某平台上,采用了众筹销售模式。

最近几年中国科技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科技都得到大幅提升,其不仅仅体现在邮票的印刷工艺上,更体现在第三方软件平台。
并且最近几年,中国邮政所发行的邮票上,二维码是越来越多,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甚至邮资图上,都开印“二维码”。并且也开发了相关的小程序:

这都是中国邮政想要和年轻人沟通的具体体现,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很多时候,还是邮政“明学”的觉得年轻人的需要,而不是真正年轻人的需要。

要想了解今天中国青年的需要,是要走到青年之中,去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
来源:8090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