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涡纹四系彩陶罐
出生地:甘肃永靖三坪遗址
现居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朝代: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我的朝代就是彩陶艺术的巅峰——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代表,因首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距今约5000多年。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艺术形式非常繁缛,多用黑色等粗的线条,采取平行、弯曲或交叉等组合方式绘制,比较经典的图案为几何形的同心圆和旋涡纹等,并有大量鸟纹、鱼纹、蛙纹和蝌蚪纹等动物纹样。
人们将自然写实的景象逐渐转化为抽象化的符号图形,再以行云流水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其可观赏程度妙不可言。此时的彩陶制作早已专业化,有专门的制陶工匠,在很多遗址中都发现密集的窑场以及研磨颜料用的石板、分格的调色陶碟和颜料等绘画工具。
马家窑文化的先民们既继承又创新地发展了仰韶文化的彩陶技艺,从而把中国远古时期彩陶艺术再次推向一个更加多姿多彩的盛世。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我为什么会被称为“彩陶之王”?
下面我就来做一个自我介绍:首先是我的形状,呈敛口鼓腹的瓮状;身高:50厘米,口径18.4厘米,底径15.9厘米。
口沿外侧有四个钩状泥突形成四系,腹部两侧有对称的环状耳器表饰黑彩,上腹部有旋涡纹绕器一周,在2个大旋涡纹之间各再绘出2个小旋涡纹,旋涡纹带以下有一周水波纹带和弦纹带加以承托。整个画面既像水面被雨滴击起的层层涟漪,又仿佛是湍急的河水激流涌动而形成的一个个大小旋涡。
我凭借着精美的纹饰成为了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作,被誉为“彩陶之王”。
方寸之间展风采
我的身上不仅带有这么多的光环,我还作为马家窑文化的代表荣登上了国家名片。1990年,中国邮政发行了T.149《彩陶》特种邮票,全套4枚。其中第三枚所表现的便是内容便是马家窑类型,我的形象从此被定格于方寸之间!
T.149彩陶(4-3)马家窑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