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邮
中国天眼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简称FAST。从1994提出构想到2016年9月落成启用,历时整整22年。这个“大家伙”到底有多牛?“中国天眼”——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射电望远镜,能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是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的里程碑。
听上去很厉害的天眼,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曾被誉为“人类二十世纪十大工程之首”,但“中国天眼”与之相比综合性能足足提高了约10倍。截至2019年8月30日,FAST已经发现了132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
向“天眼之父”——南仁东致敬
从预研到建成的22年时间里,我国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南仁东和同事们毫不退缩,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研究。
从1994年到2016年,22年间的辛勤耕耘,使这位科学家积劳成疾。在2016年“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前,南仁东已罹患肺癌。尽管身体早已经不起折腾,但他仍带病坚持工作,从北京飞赴贵州,亲眼见证了自己倾注22年心血的浩大科学工程落成。2017年9月15日,距“中国天眼”启用一周年只差10天,他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燃尽一生,只为打开“中国天眼”,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2017-23 科技创新 (5-1)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2017年9月17日,“中国天眼”被定格在方寸之间,画面以望远镜的主体结构为表现元素,描绘了主动反射面技术、轻型索拖动馈源支撑技术和利用天然地貌建设巨型望远镜的三大自主技术创新点。
邮票背景通过表现中性氢、脉冲星、空间天体等科学符号,展现了望远镜作为多学科基础研究平台的强大功能。在紫外光下观察,模拟了射电望远镜从天空接收信号,再从射电望远镜镜面反射到馈源的科学原理。
2019年11月1日,
《科技创新》(二)特种邮票即将发行,
在科技领域又有哪些国际领先的技术
能够荣登国家名片,
这些伟大发明的背后
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中国集邮 | 不仅有集邮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