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丈夫在骂声中集邮

[日期:2019-07-17] 来源:  作者: [字体: ]

01

丈夫常说,他的集邮事业是在骂声中成长的。

“骂”,自然是指我。

的确,我常呵斥他:“你做其它事要像集邮那样细心就好了!”

提起丈夫的粗心,真是罄竹难书:将碱粉当成菱粉,好端端鲜嫩嫩一碗肉片只得忍痛倒掉;将细盐当白糖,煎出的油饼倒掉喂狗狗都不吃……

至于忙乱中将一锅汤打翻、切菜时大方得在自己手指上也横割一刀等等诸如此类的小事,则举不胜举。

然而他摆弄起邮票来则是另一副模样,细心温柔得令人难以置信。

他从不让我和孩子摸邮票,若我们要一睹新邮的风采时,他便大慈大悲地用镊子夹起来在我们眼前晃几晃,算是给我们欣赏过了。

每一枚邮票——不论是新的还是旧的,他都要一一装入薄膜邮袋。

装时,那小手指不知不觉翘得老高,平添几分女人气,令人忍俊不禁。

02

我不知丈夫是何时重操此业的。

据他说,他打小便爱集邮,可惜“文”期间中断了。

待到集邮大军日益壮大时,他才如梦初醒,慌慌忙忙挤了进去。

每看他摆弄邮票时,我便火从心头起,气哼哼骂他“不务正业”。

平心而论,丈夫对鲁迅作品颇有研究,也很有见地,倘若能孜孜不倦地钻研下去,定会轰轰烈烈出一番成果的。

然而他不知中了什么邪,竟扔下西瓜去捡芝麻。

为了让他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我开始对他实行“经济制裁”。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倒也不甚着急,来个“以邮养邮”,不仅把一套套新邮买回来,还不时给家庭来点小贡献——买只烧鸡、板鸭什么的。

每逢星期天,他都要跟邮友进行“信息交流”。

于是每逢星期天他起得特别早,买菜烧饭洗衣,该做的都做了,随后在我和孩子的眈眈虎视中,堂堂皇皇地蹬上自行车,一声“拜拜”,扬长而去。

他把家务处理得如此滴水不漏,我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了。

03

日积月累,丈夫的邮集一天天地壮大、增多。

有时禁不住好奇,我也随手翻翻,于是在我眼前展现出一片五彩缤纷的天地。

我不得不惊叹邮票的魅力:实在太美了!

收集它,真是莫大的享受!然而,我嘴上仍不服软,依旧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

一天,丈夫不无得意地把一个小红本儿往我眼前一甩。

我一看,是省集邮协会会员证,不由暗暗高兴,但嘴上仍不饶他:“这有什么用?我们写作是创新,各人的文章皆不同。你们都集相同的邮票,能搞出什么名堂?”

丈夫未置可否,意味深长地笑笑。

这以后,吃过晚饭,丈夫总搬出几大本邮集摊在桌面上,把邮票插过来插过去。

我感到奇怪,问他。

他告诉我,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把各国出的邮票都收集全,只能搞专题集邮。

我似懂非懂,也不多问。

过不多久,我又发现他往一张张雪白光洁的纸卡上贴邮票,又捺不住好奇心问他。

他洋洋得意地回答:准备参展 !

经过几个夜晚的鏖战,纸卡全部贴好,他竟然极其耐心地一张张翻给我看,详详细细地讲解他的构思,末了又极其谦虚地征求我的意见。

一窍不通的我居然极不谦虚地指出这里或那里的不足。

对我的意见,他竟然极其认真地思考并加以改进。

此后,他的邮集水平青云直上,从县、市级跃到省级。

一年春天,他告诉我,他编排的一个专题已通过专家们的审定,被批准参加全国邮展了。

我哈哈一笑:“你呀,在全国邮展中只能垫底!”

“不见得吧?”他似乎很自信。

果然,他的专题邮集获得了那个类别的最高奖。

04

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我时,我一点儿不感到惊奇和突然。

我知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是个并不深奥的道理,何况还有“冷嘲热讽”这种激将法呢!

时至今日,面对那满满一书橱有关鲁迅的书籍,我都生发出一种遗憾之情。

但我深知,现在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无法把丈夫从邮票中拉出来了。

顺其自然吧,我想。

邮票毕竟也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美的学问。

来源:集邮杂志 方锐炘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下半年启用的邮资机宣传戳(3)
下一篇:香港邮政7月16日发行“香港海底世界”主题邮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