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肩扛手提劳作忙——从邮票上看传统的搬运方式

[日期:2014-03-12] 来源:  作者: [字体: ]

来源:《集邮》 作者:王泰广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可以借助各种先进的工具轻松自如地搬运各种物体。但在生活中有一些随时发生的劳作,人们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身体、力量和技巧去完成。这些方法虽然比较传统或原始,但也颇有效率。各国(地区)的邮票上就表现了一些比较传统的搬运方式。
    顶。头顶重物是世界上很多民族的习惯,非洲和东南亚的妇女尤其具有这方面的特长。东非卢奥族妇女头顶相当于自己体重三分之二的重物时还能怡然自得,显示出惊人的能力。当然这里也有个技巧问题。正因为非洲妇女头顶重物的习俗较为普遍,所以记载这种“顶上功夫”的邮票也以非洲国家居多。图1-7分别为喀麦隆、 多米尼加、 刚果、塞内加尔、马提尼克岛、 越南、 比利时发行的邮票。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扛。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要搬运重物而又没有顶的技巧,人们会习惯性地将重物扛到肩膀上。肩扛与手提相比,搬运的物体要多,而且省力。但是最好不要扛超过自己体重的重物,以免闪了腰。阿富汗和突尼斯发行的两枚邮票,表现了妇女肩扛水罐的场景(图8、9)。刚果发行的一枚邮票,画面是一位农民扛着重物行进(图10)。

 

图8                                  图9                        图10

 

    提。“提”是人们最常采用的搬运方式,因为它最随意、最方便。但对于长距离搬运较重的物体,这种方法显然不合适。据专家研究,手提重物(尤其是单手提重物)最易引起腰肌劳损。而且,手提重物时的耗氧量要比头顶重物时的耗氧量多得多,也比肩扛重物的效率低得多。当然,如果提不太重的物体也就无所谓了。这位比利时大叔就是左手挎篮右手提桶(图11),很随意吧?

 

图11


    。“背”要借助简单的工具,主要是背带、背篓、背包……当然,借助哪一种工具要视所背物体的特点而定。我们的祖先在背负重物中摸索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光背篓就有米背篓、盐背篓、柴背篓、挎皮篓(背草、毛、秸秆等松散而轻的东西)等多种。既要背得多,又要符合人体生理结构,背得舒服(图12 ,比利时)。你看邮票上的这位妇女,后面背着东西、前面抱着孩子,什么都不耽误,效率多高呀(图13,刚果)。

 

图12                         图13

    挑。“挑”是扛的延伸,只是增加了一根杠杆。“挑”很讲究功夫,真正的挑夫肩上要“开过花”(指肩上起老茧),左右肩随意变肩。凡是上过华山的人都会对华山的挑夫惊叹不已。“挑”在世界各国也较普遍,图14-16分别是越南、柬埔寨和塞舌尔发行的描绘挑东西场景的邮票。

        图14                        图15                                图16

 

    抬。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当一个人搬不动或者不方便的时候,就会想到“二人抬”。“抬”看似平淡无奇,要想抬出名堂可不容易,不仅要求个人素质好(肩上“开过花”,有体力、有耐力,腰要直、腿要粗、脚掌要大、个头要适中),更重要的是二人的配合要默契,动作协调如同一人。否则如果抬的是很重的货物,抬的人要累死;如果抬的是人,坐的人也会非常不舒服。抬轿子和抬滑竿就能体现出“抬”的水平(图17 、18,澳门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于滑竿的东西(图19,刚果;图20,多米尼加)。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方寸探微”记
下一篇:六畜之外有驴子(一)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