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北京之声:我的伙伴》在佩斯举行

[日期:2014-01-09]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4年01月09日      艺讯中国 

仇晓飞,仇晓飞,"灯绳影线",绘画和装置,2013

  佩斯北京的年度展览项目“北京之声”此番进入了其第四届,本次群展取名“我的伙伴”,非常合乎当代汉语修辞法,借用了中国今年最热门的词汇“伙伴”。展览讨论的话题集中在中国当代艺术里的种种关系,包括艺术创作上的关联,以及艺术家之间的私人关系。另外,仔细看看参展的艺术家名单,便会发现其中的大部分艺术家也都与佩斯画廊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展览空间按照H型被接近平均地分布成四部分,每部分都展出具有某种关联的艺术家的作品。在画廊的入口处,首先出现的是两位在创作上都对运动和雕塑持有共同兴趣但创作形式迥异的艺术家。雕塑家隋建国展出了他于今年创作的两组纸上作品,“雨刷器”系列和“触痕”系列。在这两个系列中,隋建国用手持石墨或水笔,倚靠肘部运动而在纸张上记录下笔触不断重复叠加的痕迹,进而形成抽象而缜密的图像。与他的作品构成上下文的是台湾艺术家李子勋充满未来感的动态装置“序列式飞行器1号”。这件不断嗡嗡作响的装置结构复杂并且类似某种科技发明,与隋建国手工创作的方法形成强烈对比。 

  除了创作上的关联,参展的大部分艺术家之间也都保持着密切的私人关系,比如具有师承关系的张哓刚和陈蔚,或者身为艺术家夫妇的仇晓飞和胡晓媛。在前一组关系中,张晓刚展出了最新的绘画系列“书囚”,而在他作品的对面,是陈蔚的拼贴作品“一支难以忘怀的歌”,两人作品的共同点是都透露着细腻的个人记忆和生活经验。在后一组关系中,仇晓飞和胡晓媛的作品并未并置在一起,两人分别选择了另外两位艺术家的创作作为对比参照。仇晓飞当代感极强的装置和绘画“灯绳影线”对比了已故艺术家韦启美的政治讽刺漫画,而胡晓媛在木头和绡上的绘画作品“木/罅”与宋东在印度打坐的行为作品“面壁”则不约而同的都充满了禅意。

  围绕着关系这一很少被主动提及的主题,展览的策划着实让人对画廊展览的样式耳目一新。不过,尽管作品的陈列布置和作品之间视觉语言的联络都为理解展览主题提供了线索,但是隐含在视觉形式之下的那些艺术家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展览中并没被过多表现。而这令很多不深谙艺术圈的人们感到有些摸不到头绪。

  群展“北京之声:我的伙伴”将在佩斯北京展出至2014年2月28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小收藏造就大富翁
下一篇:大英博物馆将举行明代珍宝展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