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谈谈中国邮政邮票上的荧光喷码

[日期:2013-12-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

随着印刷技术的提高,中国邮政在邮票上也加入了众多新技术,荧光喷码的运用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中国邮政在邮票上使用荧光喷码的历程,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99年-2000年)

这阶段,只在全套整版邮票中的1枚邮票上使用荧光喷码。1999年4月8日,首套带有荧光喷码的《中国瓷器——钧窑瓷器》邮票诞生。《中国瓷器——钧窑瓷器》全套整版的(4-1)邮局全张右起第1枚邮票图案中使用荧光喷码,而其它3枚邮局全张还是边纸上按传统方式印制连续号码。《钧窑瓷器》发行量是 3746.3万枚,每邮局全张是40枚,带荧光喷码只有936,575枚。

 

二、第二阶段(2000年-2002年)

历经20个月的运作和实践,2000年10月9日发行的“2000-19T 木偶与面具”邮票(见下图),在荧光喷码的运用上有了较大的变革和突破。此票一套6枚,每邮局全张中有2枚荧光喷码邮票,喷码总量达到了1642万枚之多,在全张中占10%。到2002年6月29日“2002-14 沙漠植物”邮票发行,其期间又发行46套纪特邮票。这46套邮票的荧光喷码比例有了较大的提升,喷码总量由最初不足100万枚,达到了1000万枚以上。这一谨慎运作、调整、完善的过程,为荧光喷码印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第三阶段(2002年-现在)

2002年9月7日“2002-19T 雁荡山”发行,一改以往的模式,在全套全张每枚邮票上均使用荧光喷码;从2002年10月18日开始在小型张、小全张也使用荧光喷码,“2002-21M 黄河壶口瀑布”就是第一枚使用荧光喷码的小型张,这一模式一直沿用至今。这一重大的转折,使荧光喷码票取得了名副其实的防伪功能。

 

从2002年开始,中国邮政就在邮票的版式二(即小版)上使用荧光喷码。

2002年之前,中国邮政只在“2001-12 建党八十周年”纪念邮票的版式二(即小版)上使用荧光喷码。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邮票酒标将首现深圳
下一篇:马来西亚发行“巴巴娘惹文化”邮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