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百年居洽群》出版

[日期:2013-11-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



 



这是吴敏的又一力作。中国集邮家林林总总,只因吴敏身在西安,对抗战时期曾在西安推动集邮活动的赵善老推崇备至,所以着力研究甲戌邮史,终成专家。也因居洽老在上海“犯错误”后,被贬西安时期仍集邮不疲,并与当地邮友叶增英结为莫逆,吴敏对居老别有情愫,在从事《赵善长集邮年谱》的同时,着手编著《百年居洽群》,成为姐妹篇。

赵善老生于1903年,长我35岁,比我父母亲都还年长不少,集邮在中国复苏后,虽曾同他见过多次,还曾同为第一届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也曾通信往还,但毕竟“辈份”有别,同他联系还是较少。居老生于1912年,长我26岁,初识他时,正当其风华正茂之时,又因先读其文,后见其人,在我的印象中特别完美,以至“文革”之后,吴凤岗导引峨嵋电影制片厂沈荣骥来沪拍摄《集邮》艺术性记录电影时,是我竭力推荐居老出镜。

《百年居洽群》一书,令人赞叹,材料丰富,足见编者之用心。但也看得出来,编者得助于叶增老、郑挥老、克宽兄等众人多多,正所谓“得道多助”,也是“众志始可以成城”的生动体现。

书中记载了居老1946年在高邮寄给张包老和吾师笑炉先生贴苏皖边区邮票的信封,看照片颇感亲切,因为我也曾收藏过一个居老当时寄给陈志川的类似信封,只可惜此封在“大革文化命”的“红色恐怖”中被毁了封面,只剩下一个封背。

此书还援引李毅民文章的一段,记述上海陈纪昌教授在“文革”后期因“一片红”邮票被拘的事实。我正在筹划编写《上海集邮史》的工作,看到这段史实,不免担忧“官修”的“正史”能否容许这样鲜活的史实留存于白纸?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化工邮协和黄浦邮协举行工作座谈会
下一篇:《中国集邮报》2013年11月12日第82期目录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