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中国玉文化界玉记国史

[日期:2013-11-10]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3年11月10日     中国新闻网 

   11月9日,参加2013年度中国玉文化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参观由新疆运至北京的1.4吨和阗碧玉玉料。 孙自法 摄   11月9日,参加2013年度中国玉文化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参观由新疆运至北京的1.4吨和阗碧玉玉料。 孙自法 摄

  (记者 孙自法)为“中国梦”宏伟蓝图谋篇布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9日在北京开幕,中国玉文化界专家、学者当天也相聚一堂,共襄2013年度中国玉文化学术会议,提出以玉记国史,将用1.4吨和阗碧玉精雕细琢“中国梦”大型玉玺一枚。

  现已运至北京、重达1.4吨的和阗碧玉玉料开采自新疆和田(阗)地区于田(阗)县境内昆仑山脉,玉质温润精美。根据玉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的创意,大型玉玺主体部分将雕刻“中国梦”三个大字,四周则将精雕中国56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并以中华图腾“龙”为玉玺之钮。

  “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对玉情有独钟。在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中,没有哪一种物质能像玉一样延续近万年而未曾中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总召集人刘国祥研究员表示,“中国梦”大型玉玺项目直接体现出中国玉文化界的“家国情怀”,它不仅要以玉记国史,还要延续中华文明的血脉、凝聚中华民族的共识。

  玉不琢,不成器。刘国祥研究员希望通过本年度中国玉文化学术会议集思广益,尽早地、高质量地完成“中国梦”大型玉玺雕刻任务,以秉承中国八千年玉文化传统,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进程,并引领中国当代玉雕艺术发展方向。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1932年的故宫文物南迁之争:鲁迅曾作诗讽刺
下一篇:4年集齐石头上的巴渝十二景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