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徐云飞《酒吧》大铜章鉴赏

[日期:2013-10-21] 来源:  作者: [字体: ]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3年9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在大铜章的世界里,徐云飞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一直在表达着他想要的那个世界,独立而充满思考的光芒。他说:“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一种语言,它是没有国界、没有性别、没有年龄区分的;我也一直在诉说我对于这个时代的一种态度,它是自我的、是个性的、是独特的。”而其作品《酒吧》或者正是在默默建构着这样的一个世界。
  《酒吧》是徐云飞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创作的两枚大铜章,它们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极富视觉挑战的画面感,也给了我们一次深邃而严肃的思考历程。徐云飞的作品如《不变的风景》系列作品一样,总是承载了一种认真而严肃的思考,是对人类生存的温情关照,也是透彻的批判。
  2008年创作的《酒吧》,在消极的视像之下尖锐地表现出当代生活所经验着的身体与精神的极端变异。可以说2008年的《酒吧》是怀着怜悯与愤怒完成的,作者经历的不仅仅是一次批判,还是一次严肃冷静的思考。这种思考被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便呈现出巨大的张力,也完成了表达所需要的折射强度。《酒吧》从微观的、现时的角度来展现某个人类生存的片段。2008年的《酒吧》画面中心是一个赤裸的女性形象,省略五官,夸张表现女性的胸部与臀部,四肢与头部呈现出羸弱变形,一头女性的长卷发波及半个画面。女性手中端着一杯酒,酒杯下方是一个醉倒在桌子上的男性形象,同样的省略五官,头部与四肢也同样的细弱无力。男性手中的酒瓶已经倾倒,酒正顺着桌沿洒到女性的大腿上,下方一双高跟鞋赫然立在那儿,女性的变形的双脚肆无忌惮的赤裸在地上。顺着女性手中氤氲的香烟,我们看到背景中是无数的酒瓶,无数若隐若现的狂乱的人们。整个画面中,我们看不到表情,看到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隔绝和虚伪的欢乐。
  这种省略在与2011年的《酒吧》形成对比之后,更加深了这种省略的消极意味,它省略的不是喜怒哀乐,而是人作为人的思考能力。没有表情的人类在酒吧里本身可能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夸张的女性形体本身也是酒吧文化中的一部分,但是在浮雕艺术独特的沉默气质里,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被带入一种不安的气场里,在被定格的瞬间动态里,我们思考着前因后果,捕捉着刻刀的每一处细微脉搏,仿佛能听到它的每一次呐喊,每一次绝望,每一次悲伤。就像女子那一头疯狂奔涌的长发,它可以是女子唯一的遮羞布,也可以是汪洋的烈酒,更像是创作者烦闷的心绪,或者说是一张张开的巨网,夺去了女子灿烂表情的光泽,蒙蔽了男子的心,醉倒在汪洋的烈酒里,似乎还能做起孩童时候五彩缤纷的梦。
  从某种意义上说,2008年的《酒吧》也在讲述一个童话,是丧失的童话;也是一则寓言,是自救的寓言。
  而时隔三年,再次推出的《酒吧》抛掉了2008年《酒吧》里的冷漠、隔绝姿态,重新寻找人类话语和思考的能力,舍去创作中因欲望化表达需要而形成的夸张、变形、扭曲,以一种细腻而真实的表达为我们呈现了另一种“酒吧”。2011年《酒吧》的画面中心是两个相拥的有着丰富表情的女性,那些倾倒的酒杯和在这对相依相携的女性形象背后狂乱的人们都显得遥远而不真实。这个作品肯定是哪里抓住了我们的心,否则怎么就听不到一丝丝的喧闹嘈杂呢?我们在2011年的《酒吧》里沉默,怀着隐隐作痛的心,像是在凭吊,又像是在追忆。我们沉默,心却呐喊了起来。
  酒吧,这样一个声色犬马的场所,它是虚幻的,片刻的麻醉也拯救不了现代都市人那颗冷漠、孤独的心。
  在浮雕艺术里,创作者寻找着最大程度的表达的可能性,他可以借助场景、借助情节、借助光和影;而我们却在它的影像里寻找着有关于我们自身的历史、生存现状以及不可预知的未来,我们没有什么能借助的,我们能依靠的便是我们自己话语与思想的能力。我们,所有的我们都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表达,这是存在的证明,更是寻求认同的方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下一篇:马年贺岁银条—古典美学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