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方寸印证新中国历程

[日期:2013-09-23] 来源:  作者: [字体: ]

    我小学三年级开始集邮,不仅盯牢邮递员送来信件上的邮票,腆着脸向邻居、熟人讨要,而且放学后经常在大西路邮电局门口的邮市转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通过向亲朋好友索要及交换、购买等方法收集了不少邮票。即便是在插队落户生活最为艰难的日子里,我也仍在搜集邮票。知青返城后,不管是出差还是旅游,每到一处,我都要想方设法去逛逛当地的集邮市场。南京朝天宫、上海思南路、杭州湖滨路、湘西凤凰、桂林等地的邮市我都去过。退休后,我把五十年来收藏的近千枚邮票按不同的专题进行整理。其中,我最喜爱的是国庆专题邮票。这些国庆专题邮票无一不洋溢着祥和、欢快的气氛,设计者把浓浓的历史氛围和欢快之情透过票面传递给世人,无疑是我国姹紫嫣红的邮苑中一朵美丽的花朵。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为此我国发行了纪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四枚邮票以五星红旗、毛主席头戴八角帽像和天安门等为内容,这是新中国发行的首套国庆邮票。在开国一周年前夕,朝鲜战争爆发,这一年的10月1日,纪6《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一周年纪念》邮票发行,五枚一套,由鲜红的国旗为图案,显示在共和国的旗帜指引下中国人民不畏惧任何侵略者。这两套邮票面值均为旧币,发行量只有50万套和80万套,又经过了数十年的使用消耗,存世量不太多, “文革”前我前后花了七八年时间才将其集全,也是我最为珍贵的邮票。

  此后,每当建国逢五、逢十纪念日都会发行纪念邮票,直至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共发行了19套。其中1959年建国十年大庆,举国欢腾,发行了五套纪念邮票。引人注目的当属纪71,它选用的是著名画家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油画,展现了开国大典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的场景, 颇具收藏价值。当然也有例外,1969年文革动乱未发行国庆邮票,而是发行了知识青年在农村和军民团结保卫边疆二套邮票,以对应当时的政治形势。1979年,时值建国三十周年,又是刚刚粉碎“四人帮”,这一年发行了五套纪念邮票,内容分别为国旗、国徽、国歌、欢庆和四化。1999年发行的纪106《国庆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以新中国第一套票面图案相连的连票形式,将56枚邮票集于一版形成特大版面,每个画面均选用祖国各民族最富特色的服饰,由男女二人组成的各种舞蹈构图,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因为喜爱,我曾忍痛用三套邮票换取了纪71《开国大典》的邮票,在集其他国庆题材邮票时也充满曲折,个中艰辛难于言表。无论是想获得心仪邮票的渴望,还是拥有时的欣喜若狂,抑或是欣赏他人的珍藏,展示自己的至爱,甚至通过集邮结识新的朋友,都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国庆邮票浓缩了共和国60多年的光辉历程,集国庆邮票不仅丰富了我的邮票收藏,在晚年细细研读和品味,还使我增长了许多历史文化知识。

    京江晚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香港历史博物馆办巴士展览
下一篇:国际航天邮品展将在中国科技馆举办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