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藏家20年收藏上百本银行存折

[日期:2013-01-06]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3年01月06日   潇湘晨报

  上世纪50年代的“取款凭条”,80年代信用合作社的活期储蓄存折……一直到现在各式各样的存折,周军都有收藏。

  11月20日,记者来到天心区黑石铺周军的家里。说起自己收藏的存折,43岁的周军打开话匣子。他将各式存折摊开在桌上,有的颜色泛黄。周军说,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到全国各地出差,“每到一个地方,因工作需要,常会到银行存钱。”后来多数存折的钱取光了,周军就想:何不把存折留着,也是一种回忆。“以前的存折什么样?”周军向各地居民打听,并在收藏市场走访,买回一些存折。20年里,他收藏的上百本存折中,最早的是中国人民银行1951年的“取款凭条”。

  “我自己开户的最早是1989年。”周军拿出一本封面写着“信用合作社活期储蓄存折”的存折,这是他去当时的大庸市(1994年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出差办的存折。开始存了一百元,多次存入、取出后,存折中还有1.89元的余额。“就当收藏吧,也没想过把钱取出来。”除了传统存折,周军还挑出几本“有奖储蓄”存折,“只要每月存点钱,存够一定时间,就能兑奖。”记者看到,早期“存折”叫做“取款凭条”。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存折变成对开小本子,后来的设计也更新颖。

  湖南省收藏协会票证专业委员会主任吴膺五说,存折及存单种类很多,作为爱好收藏存折是有意义的,这些存折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银行业的发展。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法国邮政发行中国蛇年纪念邮票
下一篇:蛇年邮票金砖遭抢购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