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古玩辨伪之清晚期铜炉(图)

[日期:2012-12-30] 来源:  作者: [字体: ]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清晚期《洒金双耳铜炉》
 清晚期《洒金双耳铜炉》
清晚期《象足铜炉》
 清晚期《象足铜炉》

  古玩辨伪之铜香炉15

  丁孟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清代晚期铜炉制作出现了新的趋势,这同铜炉的日用化有关。此时,铜炉的使用范围比前朝大为普及,坊间制造了更多的用炉,普及化的用炉自以素面的更觉适宜。清代晚期,这类铜炉在各地都占了多数。

  清晚期《洒金双耳铜炉》

  口径18.5cm,此炉造型浑朴,圈足略向外撇,给人以稳定之感。双耳位于两侧,不超炉沿。炉身内外均有洒金,光灿悦目。

  辨识要点:胎体上手后,与明炉相比要轻。铜质粗糙,洒金漂浮。

  清晚期《象足铜炉》

  高19.5cm,立沿,盘口,收腹,下接三足。口沿装饰连续的缠枝纹,上腹部两侧设置象首耳,象鼻上扬,高出器口,鼻尖内卷,成为把手。腹部满饰西番莲花纹。三足为低眉顺眼的象首形,花耳,长鼻曲伸,鼻尖内卷成支撑点。器腹与三足之间有回纹勒带,相互交叉于腹底一圆环。口沿中间有“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原配红木镂空透雕西番莲花纹盖。

  辨识要点:此器造型别致,纹饰流畅,但风格已趋于粗糙和呆滞,具有典型的清代晚期风格。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西安327处不可移动文物处于一级风险等级
下一篇:解密何家村遗宝:银锅或是熬药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