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厦办钱币展民间珍品亮相

[日期:2012-12-27] 来源:  作者: [字体: ]

  台海网12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顺和/文 沈威/图) 上周末,作为10周年的庆典活动,厦门市钱币学会特别在厦门市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专题钱币展,7位厦门顶级的钱币藏家带着丰富的藏品现身,令人大开眼界。

  导报记者特意在现场搜罗了一些珍稀藏品,希望能给钱币收藏爱好者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张纸币值近500万元

  在钱币藏家眼中,第一套人民币无疑是币王中的币王。此次钱币展上,厦门藏家柯福晟所藏的“人民银行”系列纸币大全套中,就包括了第一套人民币中的400多个版别、200多种样票,市场估价2000万元左右,无论是数量、品相还是品类,在全国都堪称一流。

  据藏家介绍,1948年开始印制使用的第一套人民币,因正值战争时期,当时印制颜色的调配都是用目测,颜色有深有浅,纸张也不统一,有厚有薄,大部分没水印,即使有也不统一。所以,第一套人民币是版别最多的。

  第一套人民币中,若以市场价值计,最珍贵的有6张。其中,1949年内蒙古地区发行的“大牧马”,面值1万元,存世量不超过100张。去年上海泓盛一场拍卖中,一张“大牧马”加佣金的成交价达460万元。而柯福晟手中的这张品相还好于拍卖的那张。

  “袁大头”也有纸钞

  “袁大头”作为银元藏品的一个代表,似乎已经家喻户晓。不过,“袁大头”还有可能是一张纸币,你知道吗?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丁建南的藏品中,就有这么一张“袁大头”纸钞。这张面值10元的纸钞品相完好,票面上显示着“中国银行”字样,而正中正是类似于银元“袁大头”袁世凯的头像。

  据介绍,该纸币产生于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时期,但纸币还未正式发行,袁世凯就因复辟倒台了。这张纸币没能像银元那样广为流传,在市面上极其少见,因此收藏价值很高。

  今年5月,丁建南从北京保利拍得此张纸币,当时的落槌价是13万元。

  偷工减料的大铜钱也珍贵

  方孔铜钱相信大家都见过不少,但重180多克的方孔钱大概就少见了。咸丰通宝中的“宝福一百”就是这样的一枚大钱。

  藏家陈林介绍,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事。战乱导致通货膨胀,朝廷不断增发货币而材料又不够,只好偷工减料。

  按一般形制,一文铜钱的重量大约是5克,该通宝面值100文,如果按形制算,那重量得在500克左右。但该通宝的重量只有180多克,无形中,清廷就克扣了300多克的铜料。

  更显珍贵的是,该通宝由福建局铸造发行,是一枚“样钱”,因此,与同样规格的“流通钱”相比,铸造水准显得相当精致。

  陈林称,这枚通宝的“样钱”存世量不超过10枚,市场价值10万元左右。而“流通钱”也在万枚之内,市价约1.5万元。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边防派出所破获系列入室盗窃古物案
下一篇:蛇票设计者吴冠英的手绘邮票(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