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如果八大山人有手机

[日期:2012-12-24] 来源:  作者: [字体: ]
金羊网-新快报

  陈永锵(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

  我曾偶发奇想:在中国美术史上熠熠生辉的画家八大山人,如果他有手机、会发短信、能上QQ的话,他会是历史上定格的那个八大山人吗?我想肯定不是。再推想去,如果陶渊明有手机与拖拉机及太阳能的话,《桃花源记》早就不复存在了。

  如今正享受着优厚的物质生活,陶醉于灯红酒绿的画家,在“人心不古”的时代,却乐于奢谈“复古”,甚至不惜自扮古人以作招摇。有识之士都会视之为矫情的怪物,只是出于礼貌、佯作不觉而已。确实,不能自觉自省的人,其奈何哉?文化,需要自觉,而不是装扮。

  “时势造英雄”,未经选择而又无法抗拒的际遇恰好正是造就八大山人的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在八大山人的“不得已”中,凭借他的智慧将人生演绎成了“从容中道”的优哉游哉。八大山人对应逆境的大度心态,自然产生了他的空灵意境,在“无为而为”、“为而不恃”的道意禅境中,他成为真实的撼人的八大山人。

  研究八大山人的饱学之士不少,但又有谁考察出八大山人关于功名利禄和独步画坛的抱负乃至相关的一句梦呓?

  八大山人因为没有手机,亦无知于视频、微博等等,更无高官厚禄,他被他所处的时代局限,也被这样的局限成就了。其所处的时代和不发达的资讯以及他羞涩的钱囊,使他没有绯闻。比八大山人早得多的杜牧先生也只是在自省中披露了自己深愧自疚的“十年扬州梦”和“青楼薄幸名”。

  存在决定意识。我们当代人热衷地谈论,并奋力于环境保护,就证明了环境对于生存的重要性。关注、尊重自己的客观存在,是很正当,很自然,也很必要的事。嗜古、好古、尚古只是人们审美的多元性中的一元,也是有此癖好的人的多种兴趣中的一种,实在不必强作“唯古独尊”的,倘若身陷“泥古不化”的境地,就令人惋惜了。如果嗜古作为一种标新立异、求名求利的画坛生存策略的话,那就不便妄议了。

  伟大如陈洪绶、八大山人者,却都并不泥古。传统是一条川流不息、奔腾向海的河流。若能成为这河上的一抹水尘,已足以借太阳的光照而闪烁了。何必振振有词,言必“唯古是瞻”?

  谁都无法守住良宵的朗月,但谁都可以天天迎接款款的朝阳。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当代紫砂艺术持续升温
下一篇:越南《蛇年》生肖邮票欣赏(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