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清代太平通宝花钱赏析

[日期:2012-11-06]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2年11月06日  收藏界

清代太平通宝花钱
 清代太平通宝花钱
 清代太平通宝花钱
 清代太平通宝花钱

  四川  孙建洪

  中国花钱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这种钱一般不作为货币流通,而仅供某一种需要,如佩带之用,也有的更多带有道家色彩“打马格钱”“棋钱”还有就更多受佛教影响,“厌胜钱”其中有佛道合流成分。

  花钱厌胜钱又称“压胜钱”,“厌胜”的意思是“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由此而铸成钱币形态的辟邪品、吉利品,统称厌胜钱。花钱自汉代至清代,官私都有铸造,品类很多,流传极广。

  我收藏有一枚“太平通宝”面阴刻、背阳文吉祥如意花钱借《收藏界》一角,与世人共赏:“太平通宝”直径2.8厘米,厚1.6毫米,正面楷书,重轮,宽缘“吉祥”字样突起,有阴刻的花纹、葫芦、小泉等图案;背面重轮,宽缘“如意”字样突出,有宝剑、驱邪遣煞、两只小蝙蝠、当十等字样的图案。整个钱身包浆自然,书法工整,纹饰巧妙别致,精工细作,反映了我国民间向往吉祥如意的文化思想,是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题材,深受人们的喜爱钱身上的文字与图案:小泉“福在眼前”;葫芦“多子多福”;“太平通宝”吉祥如意,驱邪遣煞,蝙蝠是福的像征,表示了人们对平安,美满、健康,财富吉祥如意的热切追求和拥有。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叶少波:挖掘艺术品市场新蓝海
下一篇:热门的大清宣三铜币真假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