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上博展出美国藏中国古代书画

[日期:2012-10-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2年10月29日  东方早报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北宋 李成(传) 晴峦萧寺图轴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北宋 李成(传) 晴峦萧寺图轴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无疑将再次成为一个中国书画爱好者、艺术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筹备时间达五六年的“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古代书画珍品展”将于11月在上海博物馆揭开面纱。这是上海博物馆继“千年遗珍——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和“千年丹青——日本、中国唐宋元绘画珍品展”之后的中国晋唐宋元书画珍品系列大展的第三部曲。今度首次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和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典藏的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珍品于一展,展出珍品的年代倾力聚焦五代、北宋、南宋和元,着力演绎中国古代书画史中继往开来的发展与辉煌阶段,名家巨制济济一堂,技法题材和墨韵样式既显时代魂脉而又和而不同,除上海博物馆出展7件外,其余60件(幅)均来自美国著名的文物典藏机构。

  本期《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特刊发一组关于“翰墨荟萃大展”的导读鉴赏及学术研究文章,其中,既有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诠释五代宋元千年墨迹的魂脉传承,也有策展人、古代书画鉴定专家单国霖先生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对这一大展筹备台前幕后及珍品书画的解析。尤为难得的是,82岁的美术史家、原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东方部主任方闻先生继续以“风格分析”的方法撰写了《两张董元——早期中国山水画“状物形”与“表吾意”两种范式的建立》一文,通过对比董源(编者注:本期《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文章中所涉及的五代画家董源,一作董元)《溪岸图》与《寒林重汀图》的迥异之处,强调了东西方在求新、复古和自我表现的方式上所存在的基本差异。而邵彦先生的文章则详细解答了这些五代及宋元书画珍品入藏美国几大博物馆的原委,读来让人深思。扬之水先生的《物中看画》通过细读刘贯道之《消夏图》,着力于名物分析,读来别有意趣。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编辑部

  (编注:本专题文章发表均有删节,原文有注释。全文收录于北大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翰墨荟萃:细读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一书。)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名庄红酒内地拍卖不断萎缩
下一篇:6267.5万《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刷新纪录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